曹营那边,“凤雏献策,铁索连舟”的消息尚未完全冷却,江东这边,另一场无声的风暴,已在悄然酝酿。
数日后,一次关于前线粮草调度和巡防布置的军议在周瑜的中军大帐内举行。
参与者皆是江东核心将领,气氛一如既往地严肃,各项事务按部就班地讨论、布置。
我以“江东参军”的身份列席,大部分时间保持沉默,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微之处。
会议本身并无异常,讨论的都是常规军事部署。
然而,当议题接近尾声,众人即将散去之时,我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
周瑜的目光,在不经意间扫过老将黄盖时,似乎多停留了那么一瞬,
眼神复杂,既有倚重,又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痛与决绝。
而黄盖,这位历经三世的老臣,今日显得尤为沉默。
他端坐在席位上,脊背挺得笔直,脸上皱纹深刻,古铜色的皮肤在帐内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愈发坚毅。
当周瑜的目光扫过时,他微微颔首,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反而透出一股令人心悸的决然,
仿佛已经做出了某种重大的、不可逆转的决定。
这种决绝,甚至超越了沙场老将面对生死时的悍勇,更像是一种…主动拥抱牺牲的悲壮。
他们之间的眼神交流极其短暂,隐晦,若非我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几乎难以察觉。
但正是这电光火石间的信息交换,结合我脑中迅速闪过的玄镜台近期收集到的零散情报,
一幅惊人的图景开始在我心中慢慢拼接成形。
玄镜台布置在江东各处的“镜眼”,虽无法深入到如此核心的军事机密层面,
但一些外围的异常动向,却逃不过他们的监视。
近几日,有密报提及:
黄盖将军营中,有几艘特制的、速度极快的走舸(一种小型突击船)被秘密调拨出来,
进行着频繁的夜间演练,演练内容似乎与快速突进和…引火有关?
黄盖私下召见了几位跟随他多年的心腹老兵,密谈良久,
随后这些人便开始暗中准备大量的干柴、硫磺、鱼油等引火之物。
黄盖本人,数次独自前往江边,遥望曹营方向,长时间伫立不动,神情凝重。
这些零散的信息,单独来看,或许可以解释为备战的常规举动,或是一位老将对战局的忧虑。
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