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依旧肆虐,江面上的寒意仿佛能穿透骨髓。
然而,就在这令人焦躁的等待中,一则来自玄镜台的加急密报,
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瞬间在我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密报的内容简短而惊人:“凤雏已入曹营,献连环策,操纳之。”
凤雏,庞统庞士元!
这位与孔明齐名的荆襄名士,果然还是如历史轨迹般,踏入了曹操的大营。
而他所献的“连环策”,用铁索将大小战船连接起来,首尾相连,构成庞大的水上平台
——这几乎是为火攻量身定做的绝佳靶子!
我几乎是立刻就洞悉了此计的利弊。
对于曹操而言,这无疑是一剂看似有效的猛药。
连日北风加上长江波涛,早已让不习水战的北方士卒苦不堪言,
晕船呕吐者不计其数,疫病也因此滋生蔓延,严重影响了士气和战斗力。
将船只连在一起,确实可以大大减轻颠簸,让士卒如履平地,
极大缓解晕船之苦,暂时稳定军心,甚至便于兵马调动。
从短期来看,这似乎是解决燃眉之急的妙计。
但其弊端,更是致命!
铁索连舟,固然稳固,却也彻底牺牲了船只的机动性。
一旦遭遇火攻,密集的船阵将无处躲避,火势可以迅速蔓延,
铁索反而成了逃生的枷锁,将整个舰队变成一片难以分割的火海!
这简直是将自己绑在了烤架上,只等点火了!
庞统献此计,究竟是真心为曹操解忧,还是另有图谋?
以凤雏之智,岂会看不到这其中的巨大风险?
亦或者,他认为在当前的北风之下,东吴绝无火攻的可能?
无论他的动机如何,客观结果是,曹操采纳了!
我的心跳微微加速,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兴奋。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曹操自己为自己套上了绞索,只需要一阵合适的东风,以及足以引燃这庞大舰队的火种!
我立刻通过玄镜台的秘密渠道,下达了新的指令:
其一,命令潜伏在曹营核心区域的“镜眼”,不惜一切代价,密切关注曹营内部对“连环计”的反对声音,尤其是来自荀攸、贾诩等顶尖谋士的意见。
他们对此计的态度,反对的理由,以及这些意见能否有效上传到曹操那里,都是至关重要的情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