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知枢密院事。赵祯这样搞让朝廷里的各位御史和言官们是气不打一处来,夏守赟在陕西毫无作为且白白地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赵祯不但不对其予以处罚,如今居然又让他重回枢密院当大官,这样做还有没有天理了?面对这些人的上疏,赵祯根本没有妥协的意思,夏守赟依然是继续当他的大官,直到不久后他的儿子夏随亡故他才主动请辞并离开了枢密院外出为官。
夏守赟的事就先说到这里。本着对他晚年痛失爱子的同情,我也不打算再指责或埋怨他,但从上面的这些故事里我们真的可以明白很多之前留在心里的疑惑,比如宋朝为什么总是被西夏所欺负?说心里话,有赵祯这样的皇帝和夏守赟这样的帝国顶级官员,宋朝没被李元昊给欺负得更惨已经是我佛慈悲了。当然,宋朝从上至下所展现出来的行政办事能力和效率也是相当让人叹为观止。
客观地说,夏守赟当然是想干事的,可当他一个京官往基层里一扎才知道现实和理想之间的鸿沟有多宽有多深,而人情世故和推诿扯皮又是多么难以逾越的一道大山。除非他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杀伐果决手段,否则这些堵塞的环节就没法疏通,可他偏偏没有。关于这些,那种在行政机构里面待过的人应该很清楚。
夏守赟这一走,陕西又该由谁来镇场子呢?这个人还是老夏家的人——夏竦。也不知道赵祯是不是就犯了迷信,对付西夏就一定要用夏家的人?夏竦几乎是接管了夏守赟留下的全部官职和权力,而且他还不用挪窝,直接就可以把自己的帅府设在京兆府,只是他的官职得变一下了:陕西都部署、陕西经略安抚使、陕西缘边招讨使、知永兴军。
不管夏竦这一辈子在官场的口碑如何,但谁都不能否认他在经营陕西的时候绝对要比夏守赟靠谱得多,但这里面的原因除了他自己的能力本就胜过夏守赟外,朝廷给他派过来的帮手也是相当给力。
在夏竦成为陕西的老大后,这些年在朝堂上一直表现得极其活跃的知制诰韩琦旋即被派往了陕西担任安抚使。作为南宋知名权臣韩侂胄的老祖宗,性情同样如烈火一般的韩琦刚到陕西就点了一把火,而这把火烧到的人正是之前调侃夏竦为什么不能成为另一个李靖和霍去病的河中府知府杨偕。韩琦认为杨偕的存在只能让夏竦无心专注于陕西的军政事务,所以最好还是把这个讨厌的家伙给调走为好。赵祯也还真的就同意了,杨偕没几天就被调去了陕州做知州,从此夏竦的耳朵根子也就清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