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存在着,身为陕西的最高军政长官他没有制定出哪怕是一项针对眼下局势的应对措施和策略,完全就是一个空气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无比宝贵的时间就这样被一个废物给浪费了,在延州之战结束后的几个月里,宋朝对西夏方面竟然是无所作为,这事不但让宋朝人感到愤慨,而且就连李元昊也因此而愤怒了。为啥?因为夏大人以枢密院高官的身份空降到陕西让李元昊误以为宋朝会马上向他发起狂风暴雨般的进攻,可事实上宋朝居然连个屁也没放,这让李元昊白白地瞎紧张了好几个月,这能让他不愤怒吗?
夏守赟这样的人竟然能够成为两府重臣,如此也就可见澶渊之盟以后的这几十年间北宋的官场文化是何模样了。那么,这个看似啥都不行如废物一般存在的夏守赟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爬到了两府高官的位置上呢?事实上,你要说他一无是处也不对,至少他的心还是热的,想要为国效力也是发自真心的,只是光有一张大嘴和一腔热血显然不足以让一个人拥有报效国家的真正能力。具体到战争层面来说,即使你是一个热血青年也未必能够从容面对死亡和鲜血,尤其是自己的死亡和鲜血,你甚至会在他人的鲜血和死亡面前无法站立,而夏守赟这类人更是直接在前往战场的半路上就两腿发软没法站立,而为国杀敌这种事那自然就更别提了。
扯远了,简单说,夏守赟幼年就被宋真宗收养,也就是说他和现任皇帝那是从小一起玩大的哥们儿,这样的经历几乎就是为其头上加了一顶无形的王子冠冕,而长大成人之后他更是数次为赵恒充当了密探的角色并因此而成了赵恒的铁杆心腹。如此一来,他能够最终位列两府大员之列也就不足为奇。
夏守赟在陕西的不作为自然逃不过宋朝这帮言官的集体轰炸,无论是陕西当地的官员还是京城里的各位御史都纷纷上疏对其进行弹劾,这事到了后来就连赵祯也看不下去了,他强令夏守赟别像个缩头乌龟那样躲在河中府,至少也要把自己的帅府给搬迁到鄜州去。鄜州?那里可是比延州还要危险的地方,他夏守赟哪里敢去?可皇命难违,这时候的夏大人可谓是追悔莫及,就恨自己当初为什么要逞一时口舌之快以至于落到如今这种骑虎难下的境地,但好在他也没有受更多的折磨。几天后,赵祯一纸诏令直接把他的官职全给罢免并让其回京述职。
等待夏守赟的将会是什么?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应该是赵祯的天子之怒,但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夏守赟又重新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