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短片,走位特别特别重要!
\n
因为沈良准备玩点不一样的。
\n
《刷车》原片是12年拍摄的微电影,彼时,数字摄像机已经普及,拍摄时使用的画幅是1.85:1,视觉感官接近16:9。
\n
选择这种比例,既节省成本,又契合网络播放渠道。
\n
不过,沈良不准备那么干。
\n
他要用一比一的极端画幅比例。
\n
一比一拍出来的画面是一个‘正方形’。
\n
简单来说,一比一画幅相当于在16:9的屏幕里截出一块正方形空间。
\n
空间之外的环境、画面,全部不展现。
\n
方形画幅呈现出来的感觉,就像是在实验室里观察小白鼠,更能体现压抑的情绪。
\n
但,整部短片有两处片段,画幅会从一比一变成1.85比1,或者2.35比1。
\n
一处是开头刷车工走入那间藏着秘密的‘收藏室’,另外一处是结尾刷车工走出洗车房。
\n
走进收藏室,刷车工的心情是快乐的,愉悦的。
\n
画幅由窄变宽。
\n
走出阴暗的洗车房,走到阳光之下,刷车工的心态是如释重负。
\n
由窄变宽!
\n
当局促逼仄的画面突然像画轴一样展开,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正好跟刷车工的内心变化相对应。
\n
这种手段,又被学界称之为‘画幅蒙太奇’。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