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徽羽,轻拢慢拈间,走近了近代那段人人困苦,封闭又开化的,困顿又最接近黎明的时代。
\n
民国二年,苏州一镇,有伶人相宜。
\n
她与她五弦琵琶,总是动人。第一次在这个镇子上出现,是在镇中有名的馆子里。这馆子里啊,都是些男人女人的。男人们呐总长手长脚,撩拨了这里又动那里。
\n
女人们的,有这样的也有那样的。相宜算是个别样的。据说她的家中,祖上一脉都是制作乐器的匠人。她带着入馆子的五弦琵琶,是位亲人的遗物。
\n
五弦琵琶,宫商角徵羽,那个时候到哪里都是惹耳朵。
\n
十五岁的相宜,是为了几碗米饭走进的馆子里。
\n
她眼里原是无物,都说走进了馆子的女人哪有什么好的出路。出路比起活路,便显得不太重要了。
\n
一碗米饭下去,相宜噎得直打嗝。她抹着眼泪,放下碗筷,有些费劲的开了屋子的窗户。
\n
这屋子里可说是“华贵”了。原先的日子里,可没见过这样的屋子。里头还有花儿的香味儿。她嗅不出来是什么花香,似乎满鼻子都是饭菜的味道。
\n
开了窗子,外面的小雨夹着雨中的泥土气滚进窗子里。饭菜的味道才算是散了。
\n
相宜看着窗外,不合时宜滚下一行泪来。
\n
泪水还是抹去了的好。等视线清晰起来,她才发觉,窗外一侧还有小门,门外是个二楼的阁楼台子。临水,临河,雨中美得像个遮住了面容的姑娘。
\n
她抱着琵琶,跑着去了外头的阁楼台子。
\n
她指甲不大平整,食指上还有污泥夹着,指尖流动起来的乐声混在雨里,才是跳动的,有生气的。
\n
唱词说:“人生得意须尽欢,折不断,两相难......”
\n
桥洞下驶过一乌篷船,不知何时停在河中。船夫撑着竹蒿,站在船头,仰头望着临河的阁楼,即便看不着人,也看得认真无比。
\n
“姜小姐,您可知道这曲子是什么弹得,真好听呐。”船夫感叹起来,朝船里问了一句。
\n
姜折拂开小船的遮帘,视线也飘上二层的楼阁。
\n
她嗓音柔柔,肖似江南之水,婉转之音,“琵琶。大约是五弦的。”
\n
船夫愣了愣,“嘿嘿,老头子不懂,不识字啊哈哈哈!”
\n
姜折点点头,“不识字也能听懂曲子的。”
\n
“小姐说得是!哈哈哈!”
\n
这曲子,是一支旧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