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这些职业名称在今后都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姓氏之一。一个木匠的儿子,最终也只能成为木匠。一个铁匠的儿子也应当只去打铁,若使他们离经叛道,想做其他的工作,无论是出于兴趣,还是对钱财的渴望,都会遭到人们的质疑。
\n
当然他们也可以请求父亲把他们送去感兴趣的行当里做学徒,不说严苛的学徒制度是否能够让他们如愿以偿,在漫长的学习过程,或者说是挨打受骂的过程中死去的孩子不知几几,就算他终于学到了一些微薄的技巧,也要等到三四十岁才能够离开自己的师傅,为自己做工。
\n
但考虑到中世纪时期,人们,尤其是穷苦民众的平均年龄,这段时期无疑是相当短暂的。
\n
撒拉逊人则有所不同。他们孩子在十四岁后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像是阅读、手工艺、文学、医学、数学……甚至于撒拉逊人的教士——也就是“学者”,也不会被有意截断上升的可能——只是能够攀升到这一步,时间漫长而且艰难,更需要天赋,像是为一个部落或是城市做指引的“学者”都必须接受过先知的“启示”。
\n
“那是女孩吗?”若弗鲁瓦惊讶地问道——这里的学生年纪都在八九岁左右,蒙着头巾的都是女孩,人数至少有总数的三分之一。
\n
基督徒中女性很少会接受系统的教育,她们的教育就是由其他年长的女性,或者是自己的母亲来教导的,她们所学习到的也不过是耕作、缝补、烹饪和打理家务。贵族女性可能会增加一些诗歌、舞蹈或是弹奏乐器之类的科目,但总体上还是要求她们娱乐自己的丈夫或是其他男性。
\n
但据希拉克略说,撒拉逊人的贵女甚至可以学习神学和数学,天文地理,她们的学识甚至可以压过真正的学者,即便如此,也不用担心会遭到男性的报复,或者是恐吓,人们反而对此相当推崇,曾经有个天资卓越的贵女甚至被称之为“学者”,当然,这个“学者”只是一个名头,她无法进入寺庙接受“启示”,任何女性都不能。
\n
学者见到了他们,也看见了卡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