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劳是黄金,翻译后的文稿有多重,他们就能得到多重的金子。
\n
而且,无论是哈里发还是苏丹,历代君王都乐于在自己的统治时建造大量的学校和图书馆,他们甚至颁布了一条法令,一个人主要是出资建造了图书馆或是学校,那么他因此所得到的有关于图书馆或是学校的职位,即便在他离开了军队或者是宫廷后,依然可以保留。
\n
因为从阿拔斯王朝开始,朝廷和军队中就有大量的马姆鲁克——也就是奴隶的官员和军人。按照法令来说,他们是别人的财产,因此不可能拥有自己的资产。一旦他从原先的位置上退下来,结局都通常相当可悲而又荒凉。但自从有了这条法令之后,这些奴隶出身的人,只要能够出资建造图书馆和学校,将来就有一个栖身之地了。
\n
直至今日,就连女性也已经积极参与到了相关建设中,就像是塞萨尔和若弗鲁瓦参观的这家小学,就是一个富商之女资助的,不过它仍旧必须附属于一座寺庙。
\n
它有着宽敞明亮的庭院与遮风避雨的长廊与大厅,学生们通常在庭院中听课和学习,只有逢到下雨或者是大风,才会避进里面的大厅。大厅中并没有桌椅,学生们和老师都是席地而坐,他们也在这里做礼拜。
\n
老师注意到了他们,他是一个高鼻深目的典型撒拉逊人,从他写在木板上的文字和学生手中的石板来看,他正在教导他们学习撒拉逊语。
\n
与塞萨尔还在在圣十字堡时,和王子学习过的课程不同,撒拉逊人更看重于人类对知识的善加利用。
\n
如同基督的骑士中盛行的“侍从制度”,撒拉逊人的孩子也是从六岁开始接受教育,直到十四岁,期间他们应当学习经文,语言和伦理。
\n
但他们到了十四岁就要开始分科。
\n
在基督徒的国家和社会中,普罗大众的命运轨迹几乎是固定的,有时候人们从他们的名字和姓氏就能看出他们的父亲、祖父,甚至于曾祖父是做什么的,像是木匠、面包师、猎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