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脑机技术看上去很美好,实则离实现非常遥远。
冯科判断:“10年之内都别想成功。这还是保守说法……我估计再有20年、30年也未必能攻克,别太乐观。”
虽然他是干这行研究的,但不想瞎忽悠经费。
是个良心学者。
也是个毒舌学者……
王霁问:“如果我们加大投入,比如投入30个亿,有机会5年内搞定么?”
作为老板和投资人,他现在也掌握了资本式提问法。
冯科:“王总,看得出萧氏医疗对这个领域很感兴趣,我也听说CT算法重建的事了,确实很了不起,不过……”
嘴角带着一丝不屑,笑道:“想攻克脑机,你们没这个实力!”
很直接。
一点情面没留。
王霁见惯了大场面,不会怯场,反问:“Neuralink不也在研究么?他们的判断比您要乐观得多……”
冯科哈哈一笑:
“这不是在忽悠投资人么?”
“他们啥都还没有,市值就已经突破90亿米元了,靠什么?”
“不就是靠忽悠么?”
“不忽悠怎么拿到那么多融资?”
“你不妨参考下,Neuralink总共融了超过10亿米元,80亿人民币左右……”
“这么多钱都没搞定,您想花30个亿解决,是不是不够?”
“本质上,人类对视觉皮层信号的作用机制,仍缺乏系统认知。”
“想真正进入应用,神经科学、材料学、算法工程等领域都得突破!”
视频里,他推了推眼镜。
凭良心说了句话:
“说实话,我这个项目已经准备停了,进展不下去,很难拉到经费。”
“这个团队年后就准备分拆,有的人找工作,有的人换方向。”
“我不建议您现在做投资,您虽然在基础软件领域有建树,但这个领域您不了解,不要盲目进入。”
他是国内顶尖专家,在国际也是前沿水平,几乎是盖棺定论。
王霁原本以为,只要能找到专家,结合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并非不可能,毕竟国外也在干这个,但……
现在看来,过于乐观了。
想起宋默的坚持,叹了口气问:“有别的办法么?比如器官移植什么的?”
冯科摇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