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祖定下编制,翰林的最高级别是五品翰林学士,掌院则是四品掌院学士。后面为了提升翰林学士的级别,就给翰林学士兼职,加衔。
只要是五品翰林学士,必兼吏、户、礼、兵任一部侍郎的虚职,级别提升至三品;一旦五品翰林学士的资历、年限足够,皇帝想让他入阁,则再加殿阁大学士衔并兼吏、户、礼、兵任一部尚书的虚职成为阁老。
如果杨植再升就是五品翰林学士兼三品礼部侍郎虚职,达到局委级别,这太过分了。本来翰林升降由皇帝一言而决,但嘉靖不想再升杨植,干脆丢给朝臣廷议。
一位御史说道:“杨侍讲学士年龄太小,历练不够,不足委以重任!”
由杨植代言的罗钦顺反驳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历朝历代,年纪轻轻即身居高位的英雄豪杰不知几许!大家都是读书人,不用举例子了!”
好,这样玩是吧?撕破脸皮谁怕谁!你一个朝堂新人敢这样跳梁!
又有一位官员站出来说:“杨植所谓的平兵乱,思之令人发笑!那大同乱兵心向朝廷,只想推举代王出头向圣上求一赦令,军无斗志,随便去一个朝廷官员,乱兵必跪舔!
在场的官员,有几个不是军功赫赫?不说别人,当年老夫在湖北大败刘六刘七,不照样按年限考满升级?”
远在翰林院的罗钦顺又借杨植之口反驳道:“那能一样吗?斩将夺旗先登陷阵,一向是评书、话本的四大热门话题!先登可激励民心鼓舞士气,是大明王朝的标志性事件!”
一名侍郎再也听不下去了,怒喝一声:“我们乃是万里挑一的精英中的精英,站在大明的最高峰俯视芸芸众生,为什么要与山谷里的草民一般见识?市井之徒的街谈巷议,多听一个字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在场的官员,冲锋陷阵打爆敌手的不知道有多少,你有什么可豪横的?我本人就有三次带队陷阵直斩敌酋的记录,我骄傲了吗?我有公开宣扬吗?没有,我从来没有!”
罗钦顺借杨植的脸冷笑一下道:“哼!先登与陷阵截然不同!你们都是身边二十名亲军保护着冲锋,先登哪有这种条件?
你们有去过大同城的,有去过宣化城的,应该知道立先登之功是最难的,所谓的护军起不到任何作用,一切全靠个人对大明的赤胆忠心,直面生死的勇气和千锤百炼的武力!
站在数丈高的大同城墙下,乱军箭如雨下,铳子横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