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内容!
所以,微臣建议单独设置理藩院,非为个人之名位,乃是为大明统筹管理外藩事务,能教化的就教化,不能教化的就让其自顾不暇,以夷制夷!”
听起来像是杨植挂在嘴边的“下大棋论”,嘉靖看看兵部的两位侍郎,一名兵部侍郎问道:“且不说太远的事,杨侍讲学士从大同回来,知道当前山陕边事艰难,朝廷耗师糜饷,简直就是无底洞,理藩院对鞑子、回贼又有什么办法呢?”
杨植对嘉靖道:“陛下,他们不过是一群群的马贼,有利则聚无利则散。平时他们也是互相抢劫屠杀的,只是碰到时机合适,抢掠边城更划算,他们才会联合起来入寇围打边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谓格物致知,应该实践形成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完善!
微臣愿率理藩院官员与杨一清公前往三边,赞襄军务,使朝廷看到理藩院作用,也为后人积累经验。”
嘉靖上台以来很喜欢改制,他想了一下道:“朝廷征召杨一清的诏书已经发出,杨一清先生按常理应推让几次,那他上任三边总制差不多就是十二月份。
杨植,你在十二月前把理藩院建好,再跟杨一清去陕西。”
散会后杨植回到翰林院柯亭,新任的翰林学士张璁、桂萼、侍读学士方献夫从来不到翰林院来,柯亭里罗钦顺正在跟硕果仅存的翰林聊天,大家都知道杨植升了一级为从四品,管了一个新成立的谁都不想要的边缘部门。
其实从五品的侍读侍讲学士,其地位高于四品,只要再升一级就有入阁资本,最次也是尚书的备选。大家都知道杨植在传胪大典上当众立下誓言说不要当状元,更愿意策马边关,纵帆海上,想不到杨植居然来真的,于是纷纷向杨植道贺。
有一名翰林就问道:“树人兄,你的名头定下来没有?为什么你不要求挂一个太常寺或鸿胪寺少卿,那样就是正四品!侍讲学士挂四品衔很正常,你高职低配了!”
杨植谦虚道:“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何必慕虚名而处实祸,君子所不为也!
少卿这个名头,我并不在乎!
我既然提督理藩院,叫我杨提督又有什么好?显得我好像是一品武官一样!
我为人低调,以后大家叫我杨掌院,或称我为掌院学士就行了,我不是贪慕虚荣的人!”
罗钦顺的右腿忍不住刚动了动,就听到翰林院门吏来报,户部请杨植过去议事。
徐阶连忙说道:“杨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