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的龙案上放着一叠奏疏,嘉靖先看了吏部的廷推、廷议报告和锦衣卫的听记,再翻阅另外一份礼部、鸿胪寺、太常寺三个部门的长官联署奏疏,他们一致同意把本部门的外藩事务机构划出去合并成立理藩院,让杨植提督。
礼部尚书席书、兵部左右侍郎,连同杨植已经被召进文华殿,他们行过朝常礼后此刻站在阶下。
嘉靖看过桌上的报告后,对司礼监太监一挥手,让太监给大家读另一份奏疏,派去巡按广西的道御史汪渊详细报告了安南内乱。
“先前安南国内乱,广西地方上报过,说的不是很清楚。朝廷派臣巡按广西,经查明事情经过如下:
正德十一年安南大臣陈暠杀了安南国王黎晭,另一名大臣莫登庸又杀了陈暠并把自己的一个儿子冒称黎姓王族,立为国王,自己摄政,至今已有七年。原国王黎晭无子,莫登庸上疏大明,请求大明册封自己的儿子为安南王,现安南国内动荡不安。”
事情经过大致如此,因此嘉靖让礼部、兵部前来会议,杨植刚好建议成立理藩院,又以外藩通自诩,嘉靖便顺便叫上他来开会。
听完奏疏,大宗伯席书想了一下说道:“大明藩国二百多个,遍布全世界。此等蛮夷行若禽兽未受教化,?不知礼仪廉耻,昧于伦常纲纪,上蒸下报?父子相残,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不可视之为人!
若大明强行出头为这二百多藩国陈纲立纪,简直就是吃力不讨好!蛮夷必云文明无高下,他们的文化不但与大明平等,甚至于引以为傲。
只要不以夷变夏,那不用去管他们,由其自生自灭吧!”
两位兵部侍郎表示同意,并补充道:“广西乃山区省,多石灰岩地貌,粮食不能自给,大军若劳师远征,必增加湖南江西广西三地民众负担。
况去年广西田州府同知土司岑猛叛乱,攻打另一同族土司之泗城、思恩,朝廷刚刚调停他们,这些土司亦遣使朝贡表示悔改,但显然他们日后必有反复。
广西未靖,不用管安南的事,只当不知。”
嘉靖看看杨植,问道:“翰林有顾问之职责,你又醉心于外藩事务,在策论说收复安南老挝设置府县,现在是机会吗?”
杨植躬身答道:“大宗伯与兵部侍郎皆老成谋国之言,微臣附议。在此补充几点:
我皇明天朝必吊民伐罪师出有名,现在安南国内无人来大明报告,若大明征伐安南,很容易让莫登庸蒙蔽国民,使其同仇敌忾。
以微臣之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