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了人间的院子里。
赵长乐躺在床上,面容安详,仿佛只是睡着了。方荡坐在床边,轻轻握住她冰冷的手,泪水滴落在她的手背上。
“长乐,我来了。”他哽咽着说,“你说过,要等我来看月亮的。”
他在她床边坐了三天三夜,直到侍女进来收拾房间,才化作清风离去。他带走了那只兔子灯,还有她枕下的一本医书,书的最后一页,写着一行小字:“方荡,人间很好,遇见你更好。”
赵长乐去世后,方荡把自己关在仙府里,一闭关就是百年。再次出关时,修仙界已经换了新的面貌,年轻的仙者们听说过上仙的故事,却从未见过他的真容。
方荡走到锁魂塔前,看着塔身稳固的封印,忽然明白了赵长乐当年的话。所谓守护,不是朝夕相伴,而是把对方的心意,融入自己的生命里。
他开始像赵长乐那样,守护人间。他化作凡人,走遍山河,教百姓开垦荒地,防治天灾;他在战乱时降下甘霖,在饥荒时送来谷种;他看着人间建起新的城池,看着孩子们在学堂里读书,看着有情人终成眷属。
他做这些的时候,总会想起赵长乐。想起她站在田埂上,笑着说“人间烟火才是最动人的风景”;想起她在灯下写医书,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想起她把桂花糕递给他时,眼里的星光。
又是百年过去,方荡在江南水乡遇到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扎着两个羊角辫,正在河边放一只兔子灯,灯架上的红绸崭新,竹骨却有些眼熟。
“小妹妹,这兔子灯真好看。”方荡走过去,笑着说。
小姑娘抬起头,眼睛亮得像星星:“是我祖母教我做的,她说这是很久很久以前,一位上仙教她的。”
方荡的心猛地一跳。
“祖母还说,上仙有位很爱的姑娘,他们分开了很久,却一直互相惦记着。”小姑娘指着灯芯,“祖母说,只要灯一直亮着,思念就能传到很远的地方。”
方荡看着那跳动的烛火,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他也是这样看着赵长乐放兔子灯。那时她笑着说:“方荡,你看,我们的灯最亮。”
“你祖母现在在哪里?”方荡的声音有些颤抖。
“在那边的老槐树下乘凉呢。”小姑娘指着不远处。
方荡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位白发老妪坐在槐树下,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医书,正眯着眼睛晒太阳。阳光落在她银白色的发丝上,泛起柔和的光晕,像极了很多年前,忘川河畔的那束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