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寒暑假回来,致远都会迫不及待地从包袱里翻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整整齐齐地贴着先生奖励的红色纸花。
周祈荧总是放下手里的活计,在围裙上擦擦手,才郑重地接过来,一张一张地看。
"这次是第三名。"致远仰着脸,眼睛亮晶晶的,"先生说我算学答得最好,就是写字还要再练练。"
周祈荧便笑着摸摸他的头:"我们致远真厉害。"
其实她并不太懂那些学问上的事,但看到儿子眼里的骄傲,心里便像被温水浸过一样,又暖又软。
她小心地把贴纸收进自己的木匣子里,和之前的一起攒着,偶尔拿出来数一数,像是数着儿子一步步长大的痕迹。
致远在镇上读书的日子久了,回村里时,总有些陌生。
村里的孩子们跑过田埂,大声喊着彼此的小名,他却常常站在一旁,不知道该不该跟上去。
但更多时候还是跟着姐姐们玩。
姐姐和小姐倒是不嫌弃他,去哪儿都带着他。
放牛的时候,小姐会给他编草蚂蚱,姐姐则拉着他去山上有坡度的地方,把绳子往树上一挂,绑成秋千。
致远胆子小,第一次坐上去时,吓得紧紧抓住绳子,眼睛都不敢睁开。
姐姐在后面推他,笑着说:"怕什么?又摔不着你!"
他这才慢慢睁开眼,风从耳边呼呼地刮过,脚下的地面忽远忽近,心也跟着一上一下的。
玩过一次后,无论姐姐们怎么哄,他都不肯再上去了,只肯站在一旁帮忙推别人。
等到假期结束,回镇上的前一天,致远总会有些闷闷的。
周祈荧看在眼里,晚上给他煮一碗甜酒酿,看着他小口小口地喝,才轻声问:"舍不得走?"
致远点点头,又摇摇头:"在镇上也能见到爷爷奶奶,就是……"
就是见不到娘。
周祈荧懂他的意思,心里一酸,却只是笑笑:"好好读书,等过年,你爹也回来,咱们一家团圆。"
致远"嗯"了一声,低头把碗里的酒酿喝得干干净净。
第一天,周祈荧送他到村口,看着他爬上牛车,小小的身影随着车子一晃一晃地远去。
她站了很久,直到牛车变成一个小黑点,消失在路的尽头。
回到屋里,她打开木匣子,又数了一遍那些贴纸,一张一张,都是儿子成长的印记。
致远有记忆以来,李浮生就像一尊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