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为什么是仙人洞遗址,而不是其他的地方。
原因也很简单。
这里曾经发掘出来东西。
史前人类,主要是穴居。
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说,这里都非常符合苏亦的推论。
其实,他就是拿着结论来推导过程。
看似严丝合缝,实则有很多的漏洞。
同样,苏亦也心虚无比。
他们的联合考古队太弱鸡了。
前世,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的稻作遗存是如何发现的?
那是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23个人经过两三个月的发掘成果。
其中,中方的领队就是北大的严文明先生。
经费则是又美方的资金会提供的。
甚至,从第一次中美联合稻作考古发掘工作自实地考察算起已经历整整三年,才在两处遗址发掘出丰硕的成果。
他们有啥啊?
屁都没有。
人家中美联合考古队,不仅人员众多,还装备精良,发掘开始,就立即建立了现场考古实验室。
妥妥高科技考古。
他现在啥都没有。
一切都是土办法。
但,苏亦也没有办法。
他太想做事了。
也不愿意按部就班的等着科技发展,等着一切都水到渠成再做事事情。
他愿意在能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推动一些事情。
其实,中美联合考古队人员众多,设备精良,但他们一开始也走了许多弯路。
之所以花费那么多年来立项,主要是国际间考古合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此前,国内根本不允许外国学者在中国从事任何考古工作。
建国以后,夏鼐先生一贯主张中国考古中国人说了算,严禁任何外国学者参与中国考古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中美第一次联合考古工作会放在1993才开始。
其实,之所以有这一次联合考古,这一切的起因都因为1991年8月,第一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南昌召开。
在时任江西社科院副院长陈文骅、江西博物馆馆长兼江西考古研究所所长彭世凡以及美国安德沃基金会主任马尼士博士三人的推动之下才有这一次联合考古活动。
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
提前了12年,合作单位变成为广东博物馆,合作者就从马尼士博士变成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