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涉及,甚至还发了一篇故宫学研究,立意极大,不过期刊还没有发表,不然这小子也要名声鹊起了。此外,小家伙,现在还参与编写考古报告了。”
说着他望向杨式挺,“老杨,还打算邀请他加入省博石峡遗址编写小组呢。”
大家恍然。
商老也诧异,“式挺,具体怎么回事?”
相比较容老,商老对考古领域更有研究,怎么说他曾经担任过省文管会副主任以及广州文管会副主任。
经常出现在各大考古现场。
对于省内的考古遗址,他比容更有研究。
尤其是石峡遗址,他还曾经陪同苏秉琦先生一起到工地指导发掘工作呢。
杨式挺解释,“苏亦思维敏锐,文字功底好,手绘功底也极好,我们省博发掘任务重,人手不够,就打算借调苏亦过来帮忙。”
“难得啊,小家伙竟然是全能人才。”商老多少有些意外。
商志谭说,“这小子藏拙呢,他书画功底极好,爷爷是当年师院美术系的,奶奶是师院国文系的,他爸妈都是美院的老师,尤其是他爸爸还师从关山月先生,再加上他们新会读书氛围好,从小蒙学读物就是《说文》,书画双绝,尤其是他还懂篆刻。更加过分的是,这小家伙还偏偏不报咱们中大,容伯伯,可你不要被他骗了。”
得,商志谭三言两语,就把他的老底都给撂干净了。
哪里有什么机会藏拙。
果然,听到商志谭这一说,二老望着苏亦的眼前一亮。
“原来是家学渊源啊,难怪,总感觉小家伙身上有股灵气,果然如此。”
容老突然问道,“书法篆刻水平如何?”
苏亦说,“商老师说的书画一绝是夸张了,真实情况是还没有入门,不过五六岁的时候随祖父练习书法,主要是临欧阳询的帖子,蒙着帖照着写。后来由开始临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只是照猫画虎,对笔法没有什么研究,只是觉得工整,就临摹。现在主要是在临赵孟頫的《胆巴碑》,特别喜欢,但学业繁重,书法练习的时间有限。至于绘画,也是受到赵孟頫的影响,小时候不懂事,想要书画双绝,又有祖父的鼓励,就开始懵懂学画了,但不得精髓,因为画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很出名,于是,随着祖父学白描,也就喜欢佛像绘画。也是受此影响,喜欢上佛教考古,算是从小的启蒙了。长大以后,开始接触西洋画,开始学习素描,读研究生以后,发现考古绘图也需要这项技能,就开始有意识去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