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建筑调查表存档。
其他部分,例如伪满地政管理局,伪满满铁综合事务所,伪满国务院总务厅宏报处,伪满新京顺天警察署等旧址,他也做了补充调查。
实地调查,做到他这程度,也差不多够了。
从建筑艺术风格来说,军警类的建筑主要是采用曰本建筑文化风格,以便彰显曰本地位。例如现在省委大楼,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就是朝着曰本名古屋山城建筑,“帝冠式”和“山城堡垒”两种元素结合以彰显威严,不仅如此,它的大门还镶嵌曰本皇室菊花章。
相比较之下,伪满官厅的建筑风格则式另外一种呈现,它是曰本“帝冠式”的满洲版,在其基础上,又加入“五族协和”的政治思想,因此,也被称为“兴亚式”。
从这点来说,伪满建筑的兴亚式风格,并不等同于曰本的“帝冠式”,它是其本土化的一种探索,是全新的“满洲式”,奈何,伪满统治时期短暂,这种风格的建筑形式,并没有继续延续的机会。
那么研究伪满时期的殖民建筑历史,有什么意义?
自然是有用,不同的学科研究有不同的学术意义。
除了见证历史,及其蕴含的警示价值之外,这些大面积的“兴亚式”城市建筑群,在这全世界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按照苏亦的学术背景,他不可能去研究他们的建筑史,没有必要,但他却可以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去阐述它们的作用。
可以说,在这个年代,全国范围内,能够认识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学者,也没几个,更别谈,应该如何去保护了。
他回到南湖宾馆以后,先一步整理资料,暂时还没有办法把文章弄出来,一些关键的文献还没有查阅,不能瞎写,不过,这方面他也不着急。
到时候,回北大再弄。
要是北大图书馆没有的文献资料,再委托吴镇武帮忙,这哥们,应该会很乐意的。
现在嘛,自然也不能闲着。
好不容易来了一趟长春,有着吉大那么丰富的藏书资源不利用,那么多浪费。
……
美丽的长春坐落在吉大里。
这是前世的梗。
这个时候,吉大还没有合并长春的众多高校,就连后来的吉大校本部前卫南区都还没有修建,只有老校区前卫北区。
1978年的吉大老校区,一点都不老。
尤其是雄浑大气的理化楼,比北大的燕园的建筑都要豪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