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画再说,而且一会去对面有惊喜。”
按照流程,拍完照,继续画素描图。
因为是学校,苏亦作画,很多人都围观上来,都好奇他们是哪个专业的。
得知他们的身份,这帮学生都忍不住哇起来,对此,苏亦习以为常。
最后,财院的学生还邀请他们进大楼里面观察,终于有一栋是可以自由参观的大楼,不容易。
接着就是第四厅舍。
史学界叫它——伪满洲国民生部大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建于1935年,为伪满政府建设的第四厅舍。建筑整体平面呈F形,主楼地上2层,地下1层,中间为塔楼,正门朝东,台阶5级,由6根柱子支撑房檐,双檐之间设一夹层。地上第2层采用拱窗,与第1层方窗之间的墙面设有双柱浮雕。
其格局及样式跟位于马路对面的伪满财政部大楼相同。
这就是苏亦口中的惊喜。
第四厅舍,几乎是照搬了隔街相望的“第三厅舍”,两者仅在建筑面积上略有差别。这座建筑竣工后,两栋几乎一模一样、如同“双胞胎”般的建筑就这样隔街相望,长达数十年。
一开始是伪满交通部入驻其中,不久后伪满交通部搬迁至今新民大街后,这里成为伪满民生部的办公场所。
1945年3月,伪满民生部撤销后,成立伪满厚生部,仍在“第五厅舍”内办公。
1957年,这栋建筑成为吉林省地方工业研究所的办公场所,后来作为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办公楼至今。
第三、第四两栋楼对称分布的,现在,对面加盖以后,就剩下它还保持的原汁原味。
在马路牙子,就可以观察它的建筑布局,再加上之前去过财院,都不需要进入里面,拍摄、画图之后,苏亦也没有过多逗留,直奔下一站。
第五厅舍,就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是伪八大部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
这栋楼,终于不在斯大林大街了,而是位于新民大街,此处原为总务厅和参议院的办公楼,现为白求恩医科大学的教学楼,也就是未来的吉大新民校区。
相比较存在感不是很高的其他几个厅舍,第五厅舍名声很大。
1936年竣工,它是当时当春最高的建筑,也建设的几位豪华,建筑平面呈“山”字形,有五层高,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完全参考了前几栋楼的特点,扬长避短,因此,整栋楼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