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后来重新修缮,却没有原来的高度。
到了48年,长春彻底解放以后,这里就成为党校以及市委的办公大楼。
就没再挪过窝。
苏亦来之前,梳理过长春的城市历史,知道人民广场,就是当年的城中心,要是能上市委大楼的塔楼俯视整个城市的话,定然极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亦说干就干。
之前广州,去参观中山纪念碑,当时内部没有开放,不能登塔。
现在这里是市委大楼,总该是开放的。
吴镇武忍不住问,“这玩意,到底行不行?”
苏亦笑,“先试一试,万一行呢?”
于是,他拿着身份证明,北大的介绍信,还有研究生胸章直接朝着门卫室走过去。
他一开始也没报啥希望。
不曾想,还真可以通行。
保卫干事,听苏亦是北大历史系的研究生,打算研究伪满建筑史,呼吁国人的铭记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怀的时候,都愣住了。
最后还是同意他登楼拍照,还亲自陪同。
甚至,还特意留下姓名跟地址,让苏亦文章发表的时候,可以给寄到他们市委。
离开市委大院的时候,苏亦感慨不已,终于有一个地方是可以参观了。
直到这个时候,吴镇武才感慨,“你小子胆子真大。”
其实他俩能进入市委大楼塔楼拍照,他吉大研究生的身份也功不可没。
吴镇武是古文字大佬,对建筑史却不了解,在这个方面,他完全就是一个外行。
于是,他也很好奇,苏亦为啥对这些兴亚式建筑那么感兴趣。
苏亦也只能跟他简单科普,前面科普了概念,又谈论兴亚式建筑的发展史。
“它在曰本习惯被称为帝冠式建筑,仅仅从名字就知道式日式特色,在长春就被称为满洲式建筑,其实它本质上就是西体东壳,是30年代在日本民族主义势力抬头的背景下,为对抗现代主义建筑而产生的日本建筑样式。因为有着极为鲜明的日式的屋顶,所以被称为穿着军服的建筑。这属于一种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其实所谓的折衷主义也是曰本学者鼓吹的,不过说的天花乱坠,在很多人的眼里,它本质上就是丑。”
“啥玩意?丑?”吴镇武大为不解,“我怎么觉得挺漂亮的啊?”
苏亦笑,“审美是一个很主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