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吃紧,曰本人势弱,也没有继续折腾,到1945年东北光复时,也只拆除了山门和围墙。
第一次,大佛寺被拆主体,剩下山门跟围墙,这一次,又被拆除山门跟围墙,算是圆满了。
就这样,大佛寺才继续在南湖之畔安家落户,成为方圆十里唯一一家佛教寺院。
大佛寺很小,只有大雄宝殿,跟广州的光孝寺没啥可比性。
倒是门口的对联“人过大佛寺,佛寺大过人”,挺有意思的。
这边也不是啥文物古迹,可看性不强,倒是寺庙内有僧侣在朗诵《心经》,之前带着北大考古专业的众人去逛故宫的时候,苏亦也带着他们朗诵《心经》,也算碰巧了。
这年头的朗诵是真朗诵,不像后世,动不动就弄一些音频来忽悠人。
苏亦不是佛教徒,他除了马列主义之外,啥也不信,但研究佛教考古,对寺庙多少有些敬畏之心,跟着僧侣一起朗诵完毕,他才离开。
主要是没啥好看的。
他本来还打算去附近观看伪满建国忠灵庙,毕竟来都来了,不看看多少有些遗憾,最终这个愿望也没法满足。
这里现在还属于航校营区,军事重地,闲人免进,就算他是北大研究生也不好使。
苏亦不至于傻乎乎去打听,他拎着相机,跑进人家军校营区拍照,而且还涉及伪满时期的历史建筑,想干啥呢?
这种敏感的事情,他也不愿意去碰触,据他所知,现在忠灵庙还被营区拿来当仓库用,他费尽心机去拍啥人家仓库干啥。
不进去就不进去嘛,反正以后也有机会,这里变成长飞小区以后,也就对外开放了。
这玩意也不是非看不可,它仅是个做样子给殖民区的民众看的招魂幡,之所以遗留下来,没有像伪满皇宫里面建国神庙一样,被付之一炬,烧成灰烬,主要是它一开始对伪满洲帝国的国体并无影响,也就没人过问。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好不容易来了一趟长春,还是这个时代的长春,不了解当年伪满的历史遗迹,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可以说,长春之所以能够成为人口十余万的城市,变成现在的吉林省会大城市,跟这段历史是密切相关的。
难得有时间,苏亦决定利用这几天忙里偷闲的时间,好好看一看伪满时期给这座城市留下的历史遗产。
当年长春之所以被选为“新京”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那时,哈尔滨是俄国人的地盘,沈阳则是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