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精美,外墙和屋顶嵌满琉璃瓦和琉璃面砖,当1937年底工程竣工后不久,这座在午后阳光照射下会闪烁琉璃光彩的建筑就立刻被当时的日伪官员赞许为所谓“新兴满洲式”建筑的一件力作。
也难怪会有人说第十厅舍是丑恶建筑,主要第八厅舍更好看。
医科大还有一栋楼,就是第九厅舍(伪满军事部)。
整栋楼转角处五层,其余部分为地上四层和地下一层,当时建筑师因地制宜弄了一个三角形建筑,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楼入口门廊处还添置了四根大望柱,局部女儿墙还采用了中国传统城垛口的形式,还有搭配上中国的硬山式屋顶,倒是装饰材料和色彩跟第五厅舍(国务院)保持一致,而不是跟对面的第八厅舍保持一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跟第三厅舍一样,1970年的时候,整栋楼都加盖一层,而原来第五层部分的硬山式坡屋顶旋转成了四十五度,硬山顶也变成歇山顶,甚至屋顶的琉璃瓦也变成绿色的,甚至还在其里面上雕刻浮雕图案作为装饰,风格改变不小。
苏亦对比原来的旧式图片,加盖后的建筑,好像变丑了。
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感觉,吴镇武也是这么觉得,主要还是没有那么协调。
紧接着,俩人才离开医科大,去附近的伪满综合法衙。
这栋楼很有特点。
跟之前的大楼都不一样,他是由建筑师牧野正巳设计的,对方长时间呆在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了解,因此,在设计的时候,也融入了自己的理念,使得建筑呈现出来不同于欧美殖民中国时所建造的法衙建筑。
苏亦他们两人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也都忍不住感慨,伪综合法衙环境确实很好,高墙耸立,绿树环抱。
大楼正中塔式楼顶,嵌以紫色琉璃瓦,而外墙用咖啡色薄砖贴面,外表呈圆角曲线形,完全不同于之前方方正正的建筑主体。
一个医院,有这样的环境,确实不多见。
嗯,没有错,现在的伪满综合法衙就是一家军医院。
兜了一圈,终于把伪满八部的大楼,一网打尽,两人也累得够呛。
但,资料还没有收集完,他俩只能顺着自由大路去寻找第十一厅舍(东师附中)。
解放后,作为东师的前身东北大学接受了伪满洲国兴农部,后来也就称为东师附中的校舍。
建筑不高,就两层,坐南朝北,为硬山顶两层建筑,平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