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专业毕业以后,还真就去央美读研,留校央美,然后又被聘请当广美的人文学院院长,虽然不做美术考古,确实美术史论的大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于尹教授,作为昔日广美美术史的学生,苏亦还是不陌生的。
虽然他读本科的时候,对方还在央美,但,不妨碍尹教授学界大佬的地位。
现在却变成对方的小师兄,成为对方学术启蒙人,也挺好玩的。
然后,众人就开始疑惑,什么是美术考古。
好吧,这年头确实还没有美术考古的概念。
苏亦暂时也不跟他们科普这个了。
而是把话题回归到永定门,回归到中轴线。
“我之前让你们搜集中轴线相关的资料,有没有看过民国时期的北平市中轴线建筑测绘的相关资料?三四十年代的时候,民国政府曾经启动过轰轰烈烈的繁荣北平计划,开启了第一次北平城文物古迹保护工程。这事,你们知道吧?”
考古班的学生大部分都点头。
显然,他们这一次为了这次实地调查,也翻阅了不少的资料。
倒是,黎新叶她们这些中文系的姑娘有些疑惑。
她们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
苏亦解释,“北伐成功以后,政府迁都南京,昔日繁华的北平城,经济一落千丈,于是,政府想要恢复北平经济,只能重新寻找一个经济增长点,奈何,北平是一个消费型城市,之前的繁荣,完全是因为它是政治中心,迁都以后,想要靠庞大的官僚群体维系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已经不可能。那么靠工业,也不行,因为没有基础,靠贸易呢?也不行,隔壁还有天津呢,那么北平的优势是什么呢?”
他突然的问题,让众人都一愣。
“人口?”
有同学试探性回答。
噗嗤!
中文系的姑娘都笑起来了。
张绣予说,“你们小师兄,今天带你们过来是勘察中轴线的,目的是为了让你们更加清楚了解古城古迹,他的问题肯定是围绕着这个来,回答人口,偏离十万八千里了,又不是研究社会学跟人类学。”
方灵等人也都点头附和。
中文系的老大姐们看问题还是很精准的。
苏亦望着这帮家伙恨铁不成钢,“北平的优势自然是作为古都的历史文化资源。每年吸引大批中外游客,也带来相当可观的收入。于是,建设“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