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学生过来故宫参观唐卡,太单调,意义不够深刻。
三是他们之前成立的北大古建保护协会,是时候该组织新的活动了。
恰好,古建保护协会就是以历史系为主要阵地,考古专业为生力军,中文系为辅,人员严重重合。
再加上,考古专业这边上次都由他带领参观过故宫,该说的都说了,再次重复一遍,意义不大。
该找新的事情给他们做了。
而BJ中轴线实地调查,就被苏亦提上日程。
该提议获得古建保护协会的成员一致认可,就连协会两位指导老师宿先生跟俞先生都觉得这事很有社会实践意义,也用实质行动来作为支持。
于是,他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就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原本是打算一伙人,骑着自行车从北大出发直奔景山公园,骑行二十多公里的他们,现在也不用了,系里面直接安排两辆大卡,一辆载人,一辆载车。
载车是真载车。
因为要打卡BJ7.8公里中轴线,靠步行跟挤公交都不靠谱,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沿途的大街小巷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卡车运载容量有限,还需要两个人共用一辆自行车。
就算如此,这也是一个工程,一下子调度二三十辆自行车,从北大运送到景山公园,也不容易。
毕竟,历史系的本科生跟苏亦不一样,大家都穷,并不是每一个人拥有自行车,或者说,班级里面拥有自行车的学生都占不到三分之一。
这样一来,就需要借了。
好在,他这个北大历史系小师兄的口碑已经打响,借车,对于他来说确实没啥困难。
这事也不需要他过多操心,当他提议车子后面可以带人,尤其是男生尽量载女生的时候,王讯跟张新这帮家伙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去借车了。
赏景吟诗过后,苏亦没干正事,就是拍照。
拍人物,拍风景。
风景美,人更美。
那么多北大才女聚集于此,怎么可能不多留下珍贵的回忆呢。
相机记录下来的每一张画面,都是时间长河里面最为珍贵的记忆,只要能够留存下来,都弥足珍贵。
来之前,在苏亦的要求下,大家都做足了功课,也不需要他像上一次一样,从故宫的前世今生地跟大家科普史料。
北大的学生可不是外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