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史的学者,就都知道北大中古史研究中心在学界的地位。
也正因为北大历史系成立了中古史研究中心,考古专业从历史系拆分出去的时候,不至于使得历史系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而王永兴先生则是未来北大中古史研究中心创建者之一,也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敦煌吐蕃文书研究的权威学者之一。
此时,对方恰好就是苏亦的老师。
作为对方的助教, 他研究吐蕃历史,要是不务正业的话,那谁还敢说自己干的是正事啊?
实话实说,苏亦还真忘了这茬了。
被许婉韵他们一提醒,苏亦就笑了,“真要这么说来, 非我莫属了?”
“是的, 你小子抓紧时间把文章弄出,这样一来,你就双喜临门了。说不定明年就可以提前毕业了。”
“咳,婉韵姐,这就夸张了啊。”
确实夸张,明年他也16岁,16岁北大硕士毕业,成何体统啊,让其他怎么活啊,对吧?
被许婉韵他们一提醒,接下来的几天,苏亦跑王永兴先生的住处的频率就开始增加了。
跟王尧先生不同,王先生主要是研究唐史,他对敦煌吐蕃文书的研究,也是为了唐史服务,并不是纯属的研究吐蕃历史。
然而,作为北大历史系敦煌TLF学的扛把子, 要说他对吐蕃历史不了解,谁信。
作为一名历史系研究生,跑去研究唐卡这样的藏族绘画,在不少人的眼中,都属于不务正业。
在正统的史学研究之中,美术史,完全就是边角料,这都是艺美术学院研究的反向。
然而,见到苏亦乐此不疲,王先生也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
在研究吐蕃历史,以及这一时期的唐卡艺术风格的时候,王永兴先生给予苏亦不小的帮助,不少文献,都是王先生推荐阅读的。
甚至听到他要跟唐卡艺术风格以及形式划分历史时期,王永兴先生都觉得眼前一亮。
因为唐卡艺术研究,对于王永兴先生来说,绝对是陌生的领域。
然而,苏亦却是广美子弟,天然就拥有艺术素养。
苏亦能够从这个角度去切入吐蕃历史的研究,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结合唐卡艺术去梳理一遍吐蕃历史,对于王永兴先生来说,也觉得眼前一亮,给他不小的启发。
不过王永兴先生跟苏亦一样都有一个明显的短板,就是不会藏文,或者说不擅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