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石块要足够平整,用于搭建学堂的地基。他们在河边和山脚下仔细寻觅,用木杠和绳索将选中的大石搬运回来。
准备工作就绪后,正式的建造开始了。先挖地基,青壮年们用铲子和铁锹奋力挖掘,将泥土一锹锹挖出,挖到足够的深度后,把平整的石块一块块铺进去,用小石块和泥土填充缝隙,确保地基稳固。接着竖起支柱,众人齐心协力将树干抬起,慢慢放入挖好的柱坑中,再用藤条将支柱固定好,使其垂直于地面。
老人在一旁指挥着,支柱上架设横梁时,需要几个人站在高处,小心翼翼地将横梁放置在支柱顶端,然后对着凹槽插进去,形成学堂的框架。框架搭好后,便开始编织墙壁。妇女们也加入进来,她们用细树枝和藤条交叉编织,编成细密的网状,再糊上一层用泥土和干草混合而成的泥浆,既可以挡风,又能起到加固的作用。
屋顶用瓦片覆盖。男人们爬上屋顶,将瓦片拌上的黏土层层铺叠,从下往上,一层压一层,用黏土固定住,确保屋顶能够防水。
在学堂的建造接近尾声时,制作课桌椅成为了关键任务。老人带着几个心灵手巧的部落成员开启了这项工作。
他们首先挑选木材,建学堂的木材还有很多。制作桌面和凳面,需将切割好的木板进一步打磨平整。他们找来粗糙的石块,反复地在木板表面摩擦,手臂不停地挥动,直到木板摸上去光滑无刺。对于桌腿和凳腿,在将树干修整成合适的粗细后,还要在底部削出一个平整的截面,以便能稳定地放置在地面上。
连接部件时,用榫卯结构。先在桌面和桌腿对应的位置用铁凿开口,桌椅脚穿过开口,打上楔子,确保桌椅结构牢固。在制作过程中,老人不时地检查各个部件的尺寸与连接情况,一旦发现有偏差,便立刻指导修正。
经过数日的精心打造,一套套质朴而实用的课桌椅整齐地排列在学堂之中。孩子们好奇地围拢过来,用小手触摸着这些凝聚着部落众人智慧与汗水的成果,眼中满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期待。
在部落学堂的筹备事宜中,老人决定制作算盘这一重要的计算工具。
老人先是带领在部落成员,在建学堂剩下的小料里,精心挑选合适的木材。他们寻觅那些质地细密木材。在制作场地,老人把木材锯成大小适中的木块,每一块都将成为算盘的关键部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制作算盘的框架时,老人用锋利的柴刀仔细地将木块修整成长方形,然后用石凿在木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