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或许还记得,眼前这个“奋武将军”,曾是弑主背恩的凶手。
此后的数年,吕布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涯。
他先投袁术,袁术“恶其反复,拒而不受”;再投袁绍,袁绍虽接纳了他,却对他“外示恩宠,内实猜忌”。
在袁绍麾下,吕布曾率军征讨黑山军张燕,张燕有“精兵万余,骑兵数千”,吕布“与其健将成廉、魏越等数十骑驰突燕阵,一日或至三四,皆斩首而出”,凭借这场战功,他向袁绍请求增兵,却被袁绍以“恐其难制”为由拒绝。
吕布察觉到危险,连夜逃走,袁绍“遣甲士追杀,皆畏布,莫敢逼近”——即使是追杀他的士兵,也对他的勇武心存畏惧。
辗转数地后,吕布投奔了时任徐州牧的刘备。
刘备“素有仁名”,不顾手下反对,将小沛让给吕布驻军。
两人初见时,吕布甚为恭敬,对刘备说:“我与卿同边地人也。布见关东起兵,欲诛董卓。布杀卓东出,关东诸将无安布者,皆欲杀布耳。”
言语间颇有惺惺相惜之意,甚至还让自己的妻子向刘备行礼。
但这种和平并未持续太久,建安元年(196年),刘备率军征讨袁术,吕布趁机袭取徐州,自称徐州牧。
占据徐州,是吕布人生中唯一一次独立割据的机会。
徐州“沃野千里,民殷兵强”,更有下邳、彭城等坚城,是乱世中的一块宝地。
此时的吕布麾下,聚集了一批能征善战的人才:谋士陈宫“有智计,善筹谋”,曾为曹操麾下重要谋士,后因“不满曹操杀边让”而转投吕布;将领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其所率“陷阵营”更是三国时期最精锐的步兵部队之一——据《英雄记》记载,陷阵营“七百余人,号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
此外,张辽、臧霸等将领也皆是一时之选。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与曹操的矛盾彻底激化,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徐州,一场决定吕布命运的决战就此展开。
战争初期,吕布展现了惊人的军事才能:他派高顺率军攻破沛县,俘虏了刘备的妻儿;又亲率骑兵冲击曹操大营,“驰突阵前,曹军皆披靡”,曹操不得不“令诸将坚守,勿与战”。
此时的吕布,若能听从陈宫的建议,“以逸待劳,分兵袭扰曹军粮道”,或许还有胜算,但他却刚愎自用,坚持“凭城固守,待曹军粮尽自退”。
曹操的大军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