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城头飘扬的"孙"字大旗。
守城的士兵拦住他们,见这伙人衣衫褴褛,手里还攥着磨得发亮的木棍,以为是来讨饭的,挥着矛就要赶。
潘璋突然扯开嗓子喊:"我潘璋带壮士来投孙将军!愿效死力!"
喊声惊动了正在校场练兵的孙权。他勒住马,见这少年虽面带菜色,眼神却像饿狼似的锐利,身后的四个少年也都直挺挺站着,不像寻常流民。
"你叫潘璋?"孙权翻身下马,声音清越,"可知军中规矩?"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潘璋梗着脖子答,"但只要能让兄弟们吃饱饭,某什么苦都能受。"
孙权被他逗笑了,指着校场里操练的士兵:"能拉得开三石弓吗?"
潘璋没说话,径直走到兵器架前,抱起一张没人敢碰的硬弓,深吸一口气,竟真的拉开了半寸。
周围的士兵发出一阵惊呼,这张弓连营里的老兵都未必拉得动。
"好个蛮子!"孙权拍他的肩膀,"留下吧,给你个百人将当当。"
那天傍晚,潘璋第一次吃上了热腾腾的肉粥,四个少年捧着陶碗哭得稀里哗啦。
他却盯着校场中央的帅旗,心里有个声音在喊:潘璋,你的好日子来了。
成为百人将的潘璋,很快就显露出带兵的怪才。
他从不学那些文绉绉的兵法,却有自己的章法:扎营时让士兵轮流去附近村落帮老乡干活,换些新鲜蔬菜;操练时谁要是偷懒,他上去就是一脚,可晚上却把自己的被褥让给生病的小兵;最绝的是他发明的"夜哨制",
让士兵三人一组,轮流通宵巡逻,手里各拿一块竹牌,见到可疑人就亮牌对暗号,半年里竟抓了七个混进营里的细作。
"这潘璋,野路子倒挺管用。"孙权听了汇报,笑着对身边的周瑜说。
那时江东刚平定丹阳的山贼,正缺得力的将领,周瑜便提议让潘璋去试试。
潘璋接到命令时,正蹲在伙房帮厨子劈柴。传令兵念完军令,他把斧头往柴堆上一扔:"兄弟们,有仗打了!"
百人队的士兵们立刻欢呼起来,这半年来,他们跟着潘璋不仅能吃饱饭,还从没受过欺负,早已把他当成了主心骨。
丹阳的山贼盘踞在麻屯山,官府征剿了三次都失败了,听说头领周勃是个能挥八十斤大刀的壮汉,手下有三千多亡命之徒。
潘璋带着百人队赶到时,其他营的将领都笑他:"就这点人,怕是不够周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