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正值盛夏,蝉鸣声在炎热的空气中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建业城。
在这座繁华的都城里,孙权的后宫中,一个新生命诞生了。
在后宫的偏殿里,孙权第一次见到了他的这个儿子。
孩子刚刚降生,被裹在柔软的襁褓中,安静地躺在乳母的怀中。
孙权轻轻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握住了孩子的小手。
那是一只多么小的手啊,柔软而温暖,孙权几乎不敢用力,生怕弄疼了这个小家伙。
孩子的哭声并不像寻常婴孩那样响亮,反而像是春溪破冰时发出的细碎声响,轻柔而婉转,但却透着一股韧劲。
孙权凝视着孩子,只见他的眉眼清秀,虽然还未睁开眼睛,但那长长的睫毛已经预示着他将来会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孙权不禁想起了昨夜的那个梦,梦中他见到了一条盘在梧桐树上的青蛇。
那青蛇没有鳞甲,却有着龙的形状,它在树上蜿蜒盘旋,显得神秘而威严。
孙权捻着颔下初显花白的胡须,心中若有所思。
这个孩子的哭声如此特别,是否与昨夜的梦境有关呢?
他看着孩子,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潜力和未知的未来。
"就叫休吧。"他挥退左右,指尖轻轻碰了碰婴孩的额头,"孙休。"
彼时的江东正值多事之秋。
关羽败走麦城的血迹尚未干透,曹丕已在洛阳称帝,蜀汉那边传来刘备要东征的消息。
宫墙内的风比长江的浪更急,太子孙登刚满十岁,二宫之争的暗流已在廊柱间涌动。
孙休的生母王氏地位低微,在步夫人、王夫人等宠妃的光环下,像株墙角的兰草,安静得几乎让人忘记。
这安静成了孙休的护身符。
他五岁启蒙,师从博士盛冲。
别的皇子在演武场比试骑射时,他总在书房里临摹《急就章》;宫宴上兄弟们为争父皇的关注而引经据典时,他多半在角落观察舞姬的水袖如何划过烛火。
盛冲曾叹:"郎君有静气,当为守成之主。"孙休只是腼腆一笑,将刚写好的《孝经》抄本捧给老师看。
十二岁那年,太子孙登病逝的消息像块巨石砸进建业宫。
孙权的白发一夜之间添了许多,二宫之争骤然白热化。
鲁王孙霸与新太子孙和各树党羽,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几乎都要站队。
有一次,孙霸带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