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深秋时节,皖城的梧桐树叶子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满地碎金,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金黄的色彩。
吴国太静静地坐在窗边,凝视着窗外的景象。
她的目光落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上,看着那一片片叶子随风飘落,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惆怅。
侍女们忙碌地穿梭在庭院中,将新晒好的茱萸小心翼翼地收进锦盒里。
茱萸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吴国太闻着这股清香,微微皱起了眉头,突然轻轻地咳嗽了起来。
她的咳嗽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案上的铜镜反射出她的身影。
吴国太缓缓地转过头,看向铜镜中的自己。
镜子里,她的鬓边新添了几缕白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刺眼。
她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那几缕白发,指尖触碰到了那支微凉的玉簪。
这支玉簪是她嫁入孙家时,孙坚亲手为她簪上的。
那时的她,年轻貌美,意气风发,而如今,岁月却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
吴国太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有对孙坚的思念。
她想起了与孙坚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欢笑和泪水,都如同昨日一般清晰。
“母亲,该进药了。”门外传来孙策的声音,少年将军的铠甲还带着晨露的寒气。
吴国太转过身,见他肩头沾着几片雪花,忙让侍女取来披风:“又去演武场了?你这性子,倒像你父亲。”
孙策挠了挠头,接过药碗一饮而尽:“母亲,儿臣总想着,若父亲还在,定会教我如何守住江东。”
他话音刚落,门外又跑进来个矮墩墩的身影,正是孙权,手里举着只刚画好的猛虎:“母亲快看!二哥说我画得有父亲当年的气势!”
吴国太接过画纸,指尖抚过墨迹未干的虎爪,忽然想起三十年前的寿春。
那时她还是吴家的小女儿,随兄长吴景在刺史府做客,远远望见个红袍将军在院中舞剑,银枪划破晨雾时,竟像极了今日孙策练武的模样。
后来才知那是长沙太守孙坚,兄长说这人“勇冠三军,性烈如火”,她却记住了他收剑时,鬓角那滴未落的汗珠。
“你们父亲啊,”吴国太将画纸仔细叠好,“当年在寿春,为了给我买串糖葫芦,愣是在集市上跟小贩争了半个时辰。”
孙策忍不住笑出声,孙权却仰着脸问:“那父亲打赢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