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158章 赵俣遇刺
\n
…
\n
李纲和宇文黄中一路西进。
\n
到了西京洛阳时,他们遇到了解州闻喜县举子赵鼎。
\n
赵鼎四岁时父亲去世,经母亲樊氏教育,博通经史百家之书,志气高远,心怀天下,气质不凡,谈吐间,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政治家的潜质。
\n
李纲和宇文黄中跟赵鼎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三人于是决定一块前往东京汴梁城参加今年的科举。
\n
三人来到了陈桥驿时,才得知,赵俣特意下旨,所有未使用的驿馆,全都对前来进京赶考的举子开放,以供举子歇脚之用。
\n
赵宋王朝自建国以来,对外的交往一直很活跃,来赵宋王朝的各国使节很多,也很频繁。
\n
在接待这些使节方面,赵宋王朝大体上是实行一国一馆的制度。
\n
譬如,辽国使者,都安排在都亭驿接待;西夏使者,一般在都亭西驿或来远驿;高丽使者,在外城的同文馆;南番、交州、西番、大食、龟兹等使者,都在怀远驿接待;而吐蕃、党项等使节,则在礼宾院接待。
\n
——赵宋王朝按照一馆一国的原则安排使者下榻,一方面体现了对客俗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安全保密的需要。
\n
至于坐落在东京汴梁城北郊陈桥驿的驿馆,名叫“班荆馆”。
\n
陈桥驿就是当年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那个小镇,离京城大约有四十里路。
\n
“班荆”典故出自《左传》。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举(即伍子胥的祖父),与蔡国大夫声子是好朋友。后来因岳父犯事,伍举避祸于郑国,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