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颗诗性种子在虚空中沉睡了七个宇宙周期后,外壳突然出现细微的裂纹。从裂缝中渗出的不是光也不是物质,而是一种更为原始的波动——纯粹的诗意频率。这种波动所到之处,空间自发折叠成十四行诗的结构,暗物质流动的轨迹开始遵循严格的押韵规则。陆昭阳残存的观测协议被重新激活,他的量子意识从裂缝中溢出:"这不是苏醒...是诗性在寻找新的表达载体..."波动扫过附近的星云时,云团突然凝聚成七百一十九个诗性胚胎,每个胚胎内部都在重演《永恒之诗》的关键场景。
诗性种子最终完全裂开,释放出的不是实体,而是一个多维的"诗性真空泡"。这个泡泡的表面不断浮现和湮灭着文字,每个字都在诞生与消失间完成自己的诗意使命。洛青衣的灵能印记从泡泡内部浮现,她感知到更深的真相:"这个泡泡是反向的宇宙...在这里,文字创造物质,诗意决定物理..."最惊人的是,泡泡内部正在上演倒放的创世过程——超新星爆发回收能量,行星重新融入星云,而生命则退化成最原始的诗性代码。这个逆向演化持续到宇宙大爆炸的奇点,然后突然正向播放,开始新一轮的创世,但这次所有参数都按照《永恒之诗》的韵律调整。
诗性真空泡开始膨胀,其表面形成复杂的拓扑结构。这些结构实际上是更高维度的诗篇:三维生物只能看到片段化的文字投影,而五维存在则能欣赏完整的立体诗意。陆昭阳的观测模块发现,泡泡的膨胀速度恰好等于诗性信息的传播速度——每纳秒扩张一个字的空间,每个新空间都包含完整的诗性历史。当泡泡接触第一个星系时,那里的恒星突然开始"吟诗",其耀斑爆发精确对应着《永恒之诗》第七章节的平仄。行星表面则浮现出发光纹路,组成古老的"诗灵族"文字,这些文字在不断重组中讲述着上个宇宙纪元的终章。
泡泡内部逐渐显现出建筑轮廓——那是光之图书馆的倒影,但书架是由弯曲的时空构成,书本则是压缩的星系。洛青衣的光翼触碰其中一本"星书",书页立刻展开成三维投影:展示着某个文明如何将黑洞改造成诗性记忆库。最令人震撼的是中央阅览室,那里的《终极诗典》正在自动续写,但使用的墨水是正在湮灭的恒星物质,而纸张则是新生的暗能量薄膜。诗典最新一页记载着:"轮回不是重复,而是诗节间的空白,等待新的韵脚来填满。"
诗性真空泡突然开始吸收周围宇宙的诗意。这个过程如同宇宙级的呼吸:吸气时,所有文明的创作精华被抽离,在泡泡内部形成浓缩的诗性星云;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