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其中,怒、喜属阳,思、悲、恐属阴。情绪太过或者不及,都可能影响人体阴阳平衡,进而引发疾病。你看那些脾气特别暴躁,动不动就发火的人,时间长了,肝脏就容易出问题;还有那些天天忧心忡忡,想太多的人,脾胃也不会好。
小岳(恍然大悟,拍了下脑袋):怪不得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呢,保持好的情绪,就是在维持阴阳平衡啊!我以后可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随便发脾气,也不能老是愁眉苦脸的。不然我这帅气的脸庞,万一长皱纹了可咋办?
老孙(点头赞同,笑着说):对,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再说说这人体的生长发育,也和阴阳紧密相连。
小岳(来了精神,眼睛放光,拉着老孙的胳膊):快讲讲,这生长发育和阴阳怎么个关系法?我小时候长得可快了,是不是因为那时候阳气足啊?
老孙: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阳气逐渐旺盛,人就不断生长发育;到了一定年龄后,阳气慢慢衰退,人体也开始走向衰老。所以养生就要顺应这个规律,养护好体内的阴阳。小时候阳气足,就像刚充满电的电池,活力满满;随着年龄增长,阳气就像电池里的电慢慢消耗,所以要注意保养,补充阳气,让身体这台机器运转得更久。
小岳(感慨,长叹一口气):这阴阳简直无处不在啊,感觉就像一个无形的大手,掌控着世间万物。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感觉自己错过了好多知识。
老孙:确实如此。而且《阴阳应象大论》还为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小岳(好奇地问,眼睛里充满疑惑):怎么提供基础啊?医生看病的时候怎么用阴阳理论呢?我去看中医的时候,医生就给我把把脉,看看舌头,这和阴阳有啥关系?
老孙: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的症状信息,判断是阴证还是阳证。比如患者面色潮红、发热、口渴、声音高亢,多属阳证;而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声音低微,多属阴证。然后根据阴阳的偏盛偏衰来制定治疗方案,调整阴阳,让人体恢复平衡。就像修理一辆汽车,得先检查是哪个零件出问题了,是发动机过热(阳盛),还是电池没电(阴盛),然后再对症下药。
小岳(佩服地竖起大拇指):中医这阴阳理论,真是太厉害了!老孙,我觉得我对这《阴阳应象大论》越来越感兴趣了,以后还得跟您多学习。我感觉自己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里面全是宝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