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见那大殿之内虽不是人满为患,低品级却也只能站在殿外。
怎么?这朝廷的从三品以上的官员大抵都在此聚集了,从三品的,只能站在门外听喝了。
此乃宋之另外一个奇葩的制度——允许朝臣私议。
说起这宋朝也算是政治开明,其中也有利弊。
利,在集思众议,防止一权独大。
弊,则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不来个清爽,造成政令迟缓,且容易结党营私。
此事本不在本书所述范围之内,便不多言与他。
且说着大殿内却没了彼时棋盘上的六国大封相乐趣,只是眼下朝中各个势力的角逐。
御史台中丞踮脚往那大殿里观望。且遥见天觉先生面前放一棋盘,手中磨那云子沉思。
听得那兵部尚书持子道:
“首先是宦,皇帝近内,执掌禁宫,手握冰井司,又有监军之责。”说罢,放了一子在棋盘,又接道:
“其次,乃宗室。后宫,朝臣……”兵部尚书将那棋子逐个摆来。
这个情势看上去简单,其实却很复杂。
宦官也好,宗室也好,后宫也好,这前三者是依附于皇权之下的。宦官自不用说,依附皇权最甚,然却手中掌兵。而一旦本朝皇帝驾崩,其下场却极为悲惨,且不敢架空皇权也。
而宗室与后宫在本朝却是一个掌权无望,再获权柄的话,那就只有一条——死皇帝。
届时后宫在宗室中选个小的登基。
而后便是 “主少国疑” 顺理成章的再出一个太后、皇后什么的出首“主军国事”。
咦?那不又是一个高涛涛麽?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高滔滔真还不算什么,还有更狠的!
那就是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章献明肃皇后刘氏”。人家可是穿衮服拜太庙的主!而且,耳根子也不像滔滔姐那么软,绝对是个硬茬子。
后宫临政,且由得外戚势力做大到可藐皇权于无物也。
但是外戚做大,宗室也会跟着做大,因为宋朝皇位自那赵光义为始,皇权传授是可及弟的,并非只可及子。
那宗室之人亦可为皇帝人选也。
最终这江山易主,这上任皇帝的后宫也就没人要了。
比如,元丰三年,宋神宗病重,吴王赵颢一度觊觎皇位。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