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徒弟教的都不一样?
道法这玩意很难说,也别说什么道法这么玄之又玄的东西,即便是现在的高等教育也是分文理科的。有些人就是对数字没什么概念。即便是当老师的耳提面命,费尽了心机,对他来说也是个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所以,才有了因材施教这个概念。那刘魂康也不傻,所以也不费那事,看谁对那个有天赋就教一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毕竟在天赋面前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无论怎么努力,学不学的也就那样。何苦难为自己,费尽心思的却与他一个绝望?
如此,在这学识的方面,倒是让这静之先生的掌门坐得不稳。
而龟厌这,五岁便学完丹、经、法、箓,七岁便悟道的先天道体,师父宠之为的儿徒老九,此时回来,这老仙却又要受这“丹鼎三足而缺其二”之诟病。更甚之,这货还是在京中青眚之战中挣出一条命的。且不说这学识,便是“从师伏魔”的这份功业也能让众人闭嘴。
此时,他见龟厌忙活着作法捉弄人,面上却是不急不躁,抱了膀子面脸的温和。见龟厌不曾停下,索性拢了衣袖看那龟厌作妖。
如此倒是轮到龟厌心虚了,且放缓了手中的动作,怔怔了看了师兄,道:
“你倒是心宽,看我如此胡为却是不管也?”
静之道长听他话来,并不未答他,却温和了道:
“可曾见过师父?”
这声“师父”出口,龟厌便老实的“哦”了一声,收起纸人揣在怀里。
静之先生见他老实了也不再问他,伸手提了他的背篓,转身拾阶而上。
龟厌见了赶紧站起身来跟着师兄静之拾了台阶老老实实的跟上。
且见那静之先生便挥了一下衣袖。
见那大殿前庭的悬浮落叶随即落下。
扫地的孙伯亮顿感法术去了,便放下心来。
回首远远望见代掌门师叔领了他那混世魔王般的小师叔拾阶而上,便赶紧收了气剑,起手遥拜了一下。
龟厌远远看了孙伯亮,问道:
“这厮又是犯了什么错处?怎的话也不敢对我说了。”
静之先生停下脚步仔细端详了那龟厌一番。心道:你这泼皮,怎得是他不肯与你说话,却是你藏起来作弄与他,又要怪他不与你说话?
想罢,却又不吭气,只是将那背篓扔在台阶上道:
“自己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