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角色扮演式德育活动时,从活动主题确定、角色分配、场景设置、活动开展到总结评价,每个步骤都给出具体操作建议与注意事项。对于利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新媒体平台、制作吸引人的德育内容、与学生互动交流以及效果评估等操作流程。同时,提供实践案例模板,如德育活动方案模板、德育课程教学设计模板等,让学生能够参照模板进行实践方案设计。通过这些细化的实践指导,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二)拓展阅读与研究引导
推荐阅读资源的多元化与针对性:在每章末尾推荐丰富的拓展阅读资源,实现多元化与针对性结合。推荐资源包括经典德育着作,如《论语》《理想国》《道德情操论》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西方传统德育思想。同时,推荐当代德育研究前沿期刊论文,如《教育研究》《中国德育》等杂志上关于新兴德育问题的研究文章,让学生及时掌握学术动态。此外,推荐相关政策文件,如国家发布的德育工作指导意见、教育改革方案等,使学生了解国家德育政策导向。针对不同知识点,推荐针对性阅读材料,如学习德育心理学基础时,推荐相关心理学研究专着与论文。同时,提供阅读指导,如如何提取文献核心观点、如何进行文献综述撰写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学术研究能力。
研究课题与方法引导的进阶性:针对每章内容提出具有进阶性的研究课题,从基础描述性课题到深入探究性课题。例如,在学习德育方法后,基础课题可以是“某德育方法在特定学校的应用现状调查”,进阶课题可以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新型德育方法创新与实践研究”。在研究方法引导方面,系统介绍从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基础方法到实验研究、行动研究等高阶方法的应用步骤、适用范围与数据处理技巧。同时,提供研究案例分析,展示如何运用不同研究方法解决实际德育问题,如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某种新德育方法的有效性,通过行动研究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流程。通过这种进阶性引导,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兴趣与能力,鼓励学生深入探索德育领域的未知问题。
在本科生的学术体系里,《德育原理》绝非孤立存在,它与教育实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相辅相成的联系。《德育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的课程,为教育实践中的道德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科学的方法指导;而教育实践则是《德育原理》理论的试验田和发展源泉,为课程的完善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现实依据和动力。深入剖析二者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