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艺术史册,成为了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的典范。
而这场月下倾城的惊艳亮相,也成为了无数人心中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激励着更多艺术家勇于探索,不断突破,共同书写中华文化的新篇章。
白兰花不仅指导演员们的身段,还带来了京剧界的资源。
更令人意外的是,她对钱扬融合不同剧种的理念极为赞同。
"艺术本无界限,"
一次排练后,白凤兰对钱氏兄弟说,
"我在欧洲时看过他们将古典歌剧与爵士乐结合,效果惊人。
沪剧为什么不能创新?"
受此启发,钱扬开始构思一部更大胆的作品——
《月下倾城》。
《月下倾城》的构思如同一颗种子,在白凤兰的灌溉下迅速生根发芽。
这部作品不仅融合了沪剧的传统韵味与现代舞的自由灵动,更巧妙地穿插了白凤兰所擅长的京剧元素,以及她在海外留学时吸收的西方艺术精髓,旨在打造一场前所未有的跨界艺术盛宴。
为了完美呈现《月下倾城》,白凤兰亲自参与了剧本的修订,她建议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滩,一个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这样的设定既贴合了作品跨界融合的主题,又能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排练过程中,白凤兰不仅严格要求每一位演员的动作精准到位,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她亲自示范,如何将京剧中的“唱念做打”融入现代舞的流畅之中,让传统沪剧艺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焕发生机。
在她的指导下,钱扬的水袖舞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柔美,而是融入了力量与速度的对比,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张力。
与此同时,白凤兰还利用其广泛的人脉,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的音乐家、服装设计师和灯光师加入创作团队,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到极致。
音乐上,他们融合了沪剧的丝竹之音与西方交响乐的宏大,创造出既古典又现代的旋律;
服装设计上,则是将传统的旗袍元素与现代剪裁相结合,既保留了东方韵味,又不失时尚感;灯光设计上,则巧妙利用光影变化,营造出月华如练的梦幻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风华绝代的上海之夜。
终于,在一个风轻云淡的夜晚,《月下倾城》在大世界舞台首演。
舞台上,光影交错,乐声悠扬,演员们身着华美服饰,以精湛的演技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