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式,就是吸气的时候,小腹不鼓,反而呼气的时候,小腹向外鼓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容易产生爆发力。
原理很简单,气由口入,将气储于肺,此时,不像顺式呼吸时,自然使横膈肌下降,而是提着,而后,随着往外呼气时,部分气向外跑。
另一部分气将存于肺,将横膈肌向下压,导致内脏瞬间下坠,而产生的劲力。有时候,作为穴位来讲,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定标,而不要深不可测的去研究它,那样的话,你就遇到了一个解不开的结!
至于上丹田,我们又称作为印堂,是思考问题的场所,所以称之为“神”。
至此,大家应该就明白了下中上三个丹田,对应精气神。
我们在练拳时,看到一些拳谱所讲的丹田,穴位,要明白它的实质是什么,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然后再去研究它,领会它,才可能走向正路,否则只能走向歧途。
我们回到第一个环节,力和劲。力到底是什么?劲到底是什么?
如果你去百度贴吧太极拳吧,用我前面那两个疑问句当标题发个帖,马上底下一堆回复,跟你鬼扯什么明劲暗劲崩劲化劲凌空劲……
那么,盖棺定论是什么呢?和丹田不一样,劲是切实存在的,但是民间对它的解读已经过分神话了。
拿科普程度和传播程度最广的东西举例——拳击;拳击手怎么打人?脚蹬地,身体扭转,出拳,没错吧?这个环节复杂吗?
不复杂。你能分得清拳击手狂风暴雨般的攻势里哪一拳是在用蛮力哪一拳带上了劲?
分不清,也没必要分,厉害的拳击手拳拳都是透进去的,力和劲完美糅合在一起了。
回到正题,所谓劲,就大筋的力量。现代搏击的运动年限相对会短一些,因为到了一定年龄,随着肌肉骨骼的衰退,各方面的机能会越来越难应付高强度的训练。
而传统武术,因为训练大筋,这就是为什么传统的老拳师,到了晚年,依然具有很强的攻击力的原因所在。
当然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现在绝大部分的传统练习者,已经放弃了大筋的训练,取而代之的是肌肉的极度放松跟关节的扭转。
传统拳的攻击如“球体打人”,将身体挂在手上进行打击。要做到这一点,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筋骨如“弹簧”,二是内脏“提坠”。
就如同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