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讹传讹,要不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形意拳是涨功夫比较快的拳,只要方法正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体式如果按拳理的规矩站好其抻筋拔骨比练拳的还要好,能在短时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站几分钟的三体式就能相当于爬山一个小时的运动强度。
对于初学者来说练习三体式不要在站的时间的长短上找差距,而是要在动作的正确性上去找,只有站对了才是前提。
所以大家学习形意拳,一定要辨明真伪、探精诀微,才能祥更高层去探求。
形意拳三种练法之劲力、龙虎劲、五绝劲
形意拳劲法是指形意拳在实际运用中的明劲、暗劲、化劲、横劲、竖劲、蹋劲、扑劲、绝劲、裹劲、舒劲.这些劲道基本属于内家的劲道.
一、明劲明劲是显形于外的劲,既是形意拳“由内着眼,从外着手“的一种功夫,也是筑基壮体、易骨示增力和整发合劲的锻炼过程。
明劲在三体势中的练法是主于合而刚,在五行拳中的练法是主于整而发。
在明劲的练习中,又有僵中之刚和柔中之刚两种区别,僵刚与柔刚主要的区别部位在于上肢和手,僵刚是初学形意拳者多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是因为学者还未换过劲来,一时还不能抛开自己本身原有的僵力,所以无论是在站桩时还是在走架练势中,五指都极力撑开,掌心劳宫穴的吸力过大过实,拇指根部的关节向外撑第的劲力极大。
因而所体现出来的劲力,也就劲大力足、僵滞不活.因此要求学者在练习之中,要逐步将这种僵力,换为圆活灵巧之劲,其具体方法主要有:
第一、松肩.肩关节是上肢中的根节,根节肩峰骨放松落下之后,才能使肩井穴得以开放,肩关节也才能得以开扩,使气血流畅、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从而达到不僵不滞,转动灵活的目的.
第二、肘尖要下垂.并使前臂中的尺桡二骨(主要是尺骨)蕴藏一定的内劲,以使用全手上的劲力,逐步向肘部转移.
第三、塌腕。要反劲气、意识主要地注在神门穴上,使劲力内含以使手的劲力分清阴阳,划清虚实.
第四、劳宫穴宜内含,其吸力不可过实过大。要使五指弯曲成弓形.自然地相分伸出,此种练法既谓之换劲,也谓之“有心求柔,无意成刚“之功夫.它与“全力注掌心“,并不矛盾。
二者只是在运用上和练法上的要求不同而已.即练时宜柔,用时要刚.练时要慢慢,用时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