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打两胯和两膝,攻内打弱,脑后一掌见真魂。
十八、所谓棚劲,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遍体弹簧似,开合一定间,任凭千斤力,漂浮并不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十九、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紧松勿过正。实即是虚,虚即是实,实虚虚实得中平,空而灵,虚而妙。
有形有意都是假,拳到无心方见奇
形意拳宗师郭云深老先生一生的经验总结是:『有形有意都是假,拳到无心方见奇。』
一位习武六十多年的老人回忆说,他早年从名师练形意拳五年,一拳劈出,带动风声,势不可当。但他练的是开展式,行家们称为「假拳」,只不过是形意拳的基础功夫,相当于太极拳的摧僵阶段。
为了把明劲练成暗劲,他不得不重新从站桩练起,将开展式改为紧凑式,以求劲力内蕴。这样又足足练了七年,才觉得身上有了内劲。
他夜晚在公园练拳,虽然全身放松,但打出拳去,居然发出嗡嗡的震动声,能传出好远,惹得行人前来观看。他逐渐体会到形意拳由外向内练的奥妙。
郭云深先生
练成了暗劲的人,经过了多年的刻苦磨炼,对武学的博大精深、不可穷究的道理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所以,他们大多待人谦和,没有盛气凌人的架子,也不会动辄炫耀武功,恃技欺人。有的人甚至将武功深藏不露,混同于常人。
在完成易筋功夫的同时,习武者的体形和神态也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一是体形渐趋于瘦健,少横蛮肥重之态;二是步履轻捷而稳实,少拖沓滞重之病;三是目光渐趋清朗慈和,临敌时则威神自出,目光如冷电,少凶暴浮露之相。
这种地步,就基本上达到了暗劲(炼气化神)的境界,从而迈入化劲(炼神还虚)的上乘修炼阶段。
炼神还虚的要诀是「虚静」二字。「虚」指心内虚空若谷,「静」指心境淡泊守一,所谓「虚静为主,虚无不受,静无不待,知虚静之道,乃能终始」是也。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要求心境达到极度空明宁静的状态,这样才能归根复命。道家养生术认为:「不认不知,无声无臭,名曰希微,只这个便是全真妙本,人能透得,即刻知机」。
也就是说,必须对外界的任何干扰全不理会,心中不存任何芥蒂,一无阻滞,听不到任何声音,闻不到任何气味,凝神守一,不懈不僵,久而久之,才能悟透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