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之前的“肌肉一体化运动”,而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在训练“发力瞬间”的“肌肉一体化运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么,手上应该是有力量的,甚至于大概应该与腿部负担成比例的静力收缩,接近于手指俯卧撑的时候那种强度的“撑开”。
并且把这种力量试图通过腰传递到下肢,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力瞬间模拟,在这个时候追求的松,应该是什么形式的松呢?
“拉着站是关键”。“拉着站”就是拔椎而站。下颌尽可能内收,百会穴向上顶(头,以百会穴为中心向上顶)。
我提出的“翻胯、拔椎和头顶上拉(伸)”是“拉着站”的具体运用。身体适应了“拉着站”后,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持着拉着走。
佛像为什么个个坐得都非常直?原因是双盘坐或者自然盘坐中,诸佛们个个都是“拉着坐”,也就是“拔椎而坐”的。
这样坐无论坐多长时间,是绝对不会得颈椎病的,呵呵。
“拉着站”的目的就是为了拉紧脊髓,增加脊髓压力,从而为打通“中脉”(脊髓是中脉的重要组成部位)创造条件。
站桩有坐卧站三类,以站为主。
全身力的运用,脊椎是个关键。拳谚云,起于脚,运于脊,形于手。看着是手打人,实际力量应是从脊椎发出来的。
什么时候你能从脊椎发出力来,你就上了一层搂。可以这么说,懂得用运脊椎,一般的练家恐怕就都不是对手了。
在武术来说,也就算进了一个门槛。手是大树的枝干的梢头,手能有多大力?
加上胳膊,力量也大不到那里去,脊椎是大树主干。
坐着比较难找出脊椎力量的运用来,尤其对初学者来说。关于脊椎在站桩的调整,前面已说,不再赘述。
站桩时,后脚跟不要吃力,身体重力在脚尖之后的前脚掌上。脚跟是虚的。似踩地非踩地。
站着脚麻。身上有些部位不舒服,可能跟站的姿势有关。
应该是以舒服为好。力量过于下坠,时间长了就会不舒服。
拳谚云,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头顶好像是杂技演员顶着碗水,顶不正了水就要撒,这样头就中正了,头中正了,上面似有个东西向上轻轻牵引,虚虚领着,呼吸的气沉向丹田,五脏六腑才舒服。
在站的时候,整个身体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
站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