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令明朝失去一员悍将,成为明末军事史上的一大损失。)
这位前世曾在北疆与胡虏浴血奋战的悍将,此时正双眉紧锁,如同一把拧紧的锁,目光死死地盯着沙盘上代表林州军的红色旗帜,眼神中透露出深沉的思索与隐隐的忧虑。
【月前,曹文昭被皇帝李景炎征召,出任黄巾军三千骑兵统领,自此便在此处蛰伏至今。他的身边,有附属人物冯举,此人忠诚可靠,作战经验丰富;还有他的侄子曹变蛟,年轻气盛,勇猛过人;以及艾万年、张弘业等将领,他们麾下共有三百亲卫大明骑兵,这些人皆是曹文昭最为信赖的精锐力量。】
大帐内,火把噼里啪啦地燃烧着,火焰欢快地跳跃,将十余名将领的影子扭曲地投射在牛皮帐壁上,影影绰绰,宛如一头头蛰伏的猛兽,蓄势待发。
曹文昭手持马鞭,轻轻地敲打着铺展在木案上的羊皮地图,那地图上的山川河流、城镇关隘,仿佛都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他的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剑,扫过帐内的每一位将领,这位黄巾军骑兵统领已年近四十。
“都静一静。”他的声音虽不大,却仿佛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如同洪钟般在帐内回荡,瞬间让原本嘈杂的大帐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
曹变蛟,他那年仅二十岁的侄子,此时正和游击将军张弘业兴致勃勃地扳手腕。听到叔父的声音,曹变蛟立刻松开了手。
而张弘业猝不及防,拳头“砰”的一声重重砸在木案上,疼得他龇牙咧嘴,这滑稽的一幕惹得边上的参将冯举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紧张的气氛瞬间被打破了些许。
“叔父,这都一个月了,咱们三千铁骑天天在这山沟里吃灰。”曹变蛟一边拍着手上的尘土,一边抱怨道,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不耐与焦急:“您瞧瞧,兄弟们一个个都憋得慌,南楚朝廷的探子指不定早就嗅着味了。再这么耗下去,士气都要没了。”
(大明府征召人物:曹变蛟,名将曹文诏之侄,生年约1609年,于1642年松锦之战捐躯。他自幼随叔征战,深得骑兵作战精髓,勇猛无畏。在镇压农民起义与抗击清军的战役中屡立奇功,崇祯帝赞其“勇冠三军”,最终在松山坚守战中力竭殉国,其忠勇之名,永载史册。)
艾万年捋着他那浓密的络腮胡,脸上带着一抹从容的笑容,慢悠悠地说道:“小曹将军啊,你这是急着立功心切喽!咱们这支骑兵可是皇帝陛下和大贤良师精心埋下的关键杀招,不到关键时刻,哪能轻易动用?这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