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的产业链效应。
";运输业也蓬勃发展。";户部的官员接着说,";大量农产品需要从产地运往各大城市,船运、车马行生意兴隆。京城到各府的驿道上,车马不绝于途。";
听着众人的汇报,苏锦绣心中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有意识地引导这种发展。";她沉思片刻后说道,";我建议在各大城市设立';农工集市';,专门用于农产品交易和农具展销,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具创新。";
众人眼前一亮,纷纷表示赞同。
";此外,还应建立粮食批发市场,规范粮食交易流程,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获得更多利润。";苏锦绣继续道,";同时,鼓励商人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如面粉加工、米粉制作、榨油坊等,延长农业产业链。";
随后的日子里,苏锦绣的这些建议被迅速付诸实践。不到半年时间,全国已建成三十六座农工集市和二十四个粮食批发市场,彻底改变了农产品流通格局。
一日,苏锦绣微服私访京城最大的农工集市。市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农具区内,各种新式农具琳琅满目;粮食区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粮商讨价还价;加工区中,各类农产品加工作坊展示着自己的产品。
";这位大娘,生意可好?";苏锦绣停在一个卖油的摊位前,随口问道。
";好啊,好得很!";年过半百的老妇人笑容满面,";自打皇贵妃娘娘推行新农法,油菜籽产量大增,我家的榨油坊一年能榨油翻了一倍不止。如今不光自家做,还雇了四个伙计呢!";
听着老妇人的话,苏锦绣心中一暖。改革的成果,正是要让普通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就在她准备离开时,一阵喧哗声引起了她的注意。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人围在一个摊位前,议论纷纷。
";发生什么事了?";苏锦绣走近询问。
";这位大叔发明了一种新式纺车,据说效率比普通纺车高三倍!";旁边一位年轻人兴奋地回答。
苏锦绣挤进人群,只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正在演示一台结构独特的纺车。果然,在他熟练的操作下,棉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了均匀的棉线,效率确实惊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