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体恤。"苏锦绣感激地说道,"臣妾此行,必将不负陛下所望,攻克盐碱地改良这一难题!"
西北之行历时一个月,苏锦绣亲自考察了十余个盐碱地改良试验点,详细了解技术要点和实施难题。回京后,她立即组织专家总结经验,编撰出《盐碱地改良指南》,并命令西北各推广站优先推广这一技术。
随着技术输出工作的深入推进,农业知识开始在民间广泛普及。以往只有少数农户掌握的种植技巧,如今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常识。许多农户不再满足于简单模仿,开始根据自家土地条件对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
"娘娘,您看这个!"一天,赵明远兴冲冲地来到凤仪宫,手中捧着一份奇特的农具。
"这是什么?"苏锦绣好奇地接过来查看。
"这是湖州一位农户自己改良的播种器。他根据我们推广的原理,加入了自己的创意,效率比原版还高出三成!"赵明远兴奋地介绍道。
苏锦绣仔细查看着这件农具,眼中闪烁着欣喜的光芒:"农户们不仅学会了技术,还开始创新了!这才是技术输出的最高境界啊!"
她立即下令收集全国各地农户的创新成果,择优推广,并给予创新者适当奖励,鼓励更多人参与技术改良。
经过一年半的不懈努力,全国三百六十五个农技推广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覆盖了每一个县。一张完整的农业技术网络在大衍大地上铺开,将先进农技输送到每一个角落。
各地传来的数据令人振奋:采用新农法的土地面积达到八百万亩,占全国耕地的六成;粮食总产量比改革前增加七成;农户平均收入提高五成;农业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看着这些成果,苏锦绣感到无比欣慰。从最初的冷宫弃妃到如今权倾天下的皇贵妃,她走过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而今,她终于看到自己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
一天傍晚,苏锦绣站在凤仪宫的高台上,望着远处农田里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慨。巧儿轻声问道:"娘娘在想什么?"
苏锦绣微笑着回答:"我在想,我们播下的不仅是农业技术的种子,更是改变这个国家命运的种子。它们已经生根发芽,未来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庇护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巧儿深以为然:"娘娘的心意,老天爷一定看得到。您为百姓做了这么多好事,福报自然会回到您身上。"
苏锦绣轻轻摇头:"我做这些,从不求回报。看到百姓们因为新农法而过上更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