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骧步入三堂,见议事厅内,正召开一场关于社务学校与督察系统教材、师资问题的会议。
三十余名相关官吏,围着一张长桌,议论纷纷,讨论正酣。会议由彭钰麟主持。
见萧云骧进来,他将事务交予副手,起身迎了出来。
“阿骧,找我有事?”彭钰麟语气平静,眼中却藏着关切。
萧云骧笑嘻嘻地答道:“岳丈,过些日子我又得出征了。这趟时日怕是不短,雪梅就拜托您多加照拂。”
彭钰麟轻哼一声:“我自家女儿,还需你来叮嘱?”
他顿了顿,又道:“正好,我也有些话要跟你说。随我来。”
说罢,他转身引萧云骧,进入隔壁书房。
书房不大,四壁皆是书架,堆满了书籍与卷宗。
两人落座后,彭钰麟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从军事角度而言,西北战事并不难。第三军四万余人,加上骑兵旅,对付清妖绰绰有余。”
“不过,阿骧,你还记得几年前,我们路过湘西时,我跟你提过乾嘉苗乱的事么?”
萧云骧点头,神情逐渐凝重。
彭钰麟继续说道:“当年青庭调动七省、十八万大军,耗费白银两亿两有余,打了十几年才勉强平定。”
“死伤数以万计,三易其帅。乾龙的爱将福康安与和珅的胞弟和琳,皆死于那场战事。游击以上的高级将领,阵亡者达二百二十人。”
他顿了顿,目光深沉地望向萧云骧:
“当时川黔湘交界的苗人,人口不过一二百万。而如今西北的辉人,据军情局估算,已有五六百万之众。”
“阿骧,一个处理不慎,西北或将陷入数十年动荡。那片土地,会成为不断给我们放血的伤口。”
萧云骧眉头微蹙:“岳丈,您是反对此战?”
彭钰麟摇头:“我不反对。左季高说得对,此地乃天下要枢,我们必须率先占领,并将其建成我们北上大漠、西入西域、南进雪域的前进基地。”
“我只是提醒你,要谨慎处理辉民问题。”
“辉民与苗人不同。苗人虽族裔不同,但终究是华夏一脉,几千年来早已深度融合。”
“苗人之乱,与其说是族裔冲突,不如说是被压迫至极、走投无路才奋起反抗。”
“说到底,与如今的天国,以及我们自己,并无本质差别。”
见萧云骧身体微微前倾,认真聆听,彭钰麟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