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就总得替苍生想想了。
先帝的刻薄专断是大家都知道的,先前外务处厉行变法,看似风光无限;但除了一二项能给皇室带来直接利润的举措能畅行无阻之外,其余的措施都极难推行。先前水泥作坊兴办成功后,外务处曾经再三奏请,希望能用水泥修葺北方几处交通要塞的通道,方便往来的运输;但拖来拖去,最终也只有天津港的道路修整完毕,其余仍是遥遥无期——毕竟,天津港要替皇帝运输奢侈补品,那是决计耽搁不得的。
除此以外,在罢黜诛杀了大批犯罪的宗室后,内阁也曾希望没收他们的土地,划分给当地的佃农耕作,以此平息内陆的土地矛盾;但皇帝不言不语,基本也是淹下来后打算冷处理——要是隔几年大家都忘了此事,估计真君还打算着吞掉亲戚的财产,直接来个全家铲。
这样半途而废,被真君阻挠后不了了之的事情,实在是林林总总,不胜枚举。如今在遗诏中添上这么一句,那后续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这也算贯彻内阁素来的志向,更有为新皇帝博取仁名的用意,当然没有人能拒绝。几位重臣彼此对视,还是点了点头。
眼见着张太岳俯身修改遗诏,许阁老欲言又止,终于出声感叹:
“……先前世子一言不发,是个忠厚的人呐!”
·
——是啊,在大家吐露恶气、争先清算皇帝时,能够表现出如此可贵的沉默,这又怎么不算一种宽宏与忠厚呢?一念及此,大臣们总难免有点惭愧。
第150章 甲子
·
遗诏既已确定, 接下来就是议论庙号与谥号。虽然按照规制,皇帝的庙号谥号是由礼部恭拟,但英宗以来事归内阁, 中枢重臣绝不会轻易放掉这能为先帝盖棺论定的大权;所以惯例随之更动,礼部也不过只能在内阁的划线中跳舞罢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