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船的武器系统都被厚重的装甲严密保护。宇宙战争中,飞船对人员的保护不是很重要,对于武器系统和能源系统则是飞船的首要保护目标。
在受伤的战舰中,经常会出现舰桥位置损毁的现象。那是主力舰的能量武器直接命中的后果。被能量武器直接命中的船头位置,大片金属破碎。
巨大的孔洞自外向内凹陷,内部能看到破碎的指挥剑桥还有很多焦黑的雷猿。工程机器人在破损的位置不断拼接维修和更换构件。由于缺口太大,用纳米机器人维修会过度消耗纳米机器人。
这种大型的缺口会由智能机器人搬运构件进行修补。这种大型的缺口之外,还有一些裂口形状的伤痕。那是动能武器击中战舰的划痕,巨大的划痕会从头部划到尾部,经常贯穿整个舰体。
除了常见的能量武器和动能武器攻击后的伤痕,还有一些特殊类攻击。比如干扰引力的引力弹,攻击系统的电磁弹,类似制造曲率的空间改变类武器。
只可惜这些本该造成严重伤害的攻击对星巢舰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专门为了长时间在超空间内移动的护盾,可以有效的隔离引力子产生的引力对飞船的撕裂影响。
正常情况下,只要反重力技术应用到极致的时候,任何引力攻击都是无效的。用电磁脉冲攻击金属为主的战舰时,在战舰内留有能源通路保护的情况下效果也微乎其微。
第三种空间武器。就是在战舰的中间开启空间密度增加和减弱,通过空间本身的变化来撕裂战舰。这种情况下,只要战舰的强度足够也能硬扛住。
特殊攻击对于刚进入宇宙的文明来说是难以应付的攻击手段。面对常年在宇宙中活动的文明来说,伤害的多少,只跟受到攻击时受到的能量总和有关。
宇宙空间中的环境变幻莫测,各种粒子和能量辐射更是花样百出,能在宇宙中随意移动的战舰,唯一在乎的就是超过其护盾能量上限的攻击。
超出护盾能量上限的攻击无法及时被能量护盾抵消,自然会受到伤害,其余的都是花拳绣腿。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能量越多,战斗时发挥的效果就越好。
原始社会的时候,谁打的远谁就有优势。后来谁打的又远又准,谁就越有优势。到了星巢舰队和幽魂舰队对战的时候,谁的能量强,谁就有更优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正面和侧面被击中问题都不大,宇宙空间中船体的结构对航行没有什么特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