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自然有自己的考虑,星巢1号存在是一回事,主动出击显示威力,让幽魂族惦记则更为关键。只有星巢1号的战斗力引起幽魂舰队的足够重视,星巢1号才能成为幽魂族重视的目标。
星影有些犹豫,根据她的计划,暂时不需要星巢1号参战。看到星影摇头拒绝,秦明也不打扰她。星影自然有自己的策略,暂时停止作战是她要让舰队进行恢复。
幽魂舰队的一个特点就是不能恢复,之前在战场上撤退的幽魂战舰始终保持在撤退的状态。几年的战斗下来,幽魂舰队每次脱战后都没有恢复的现象。
星巢基地则不同,大量重伤的战舰正在纳米机器人的全力工作下飞速修复自身。幻想级战列舰上坑坑洼洼部分在纳米机器人的修复下逐渐恢复原状。
巡洋舰和驱逐舰损伤比较严重。上万战舰的火力对拼下,巡洋舰和驱逐舰很难持续坚持,能够撤退下来的战舰舰体上都有较大的裂隙和缺口。
更多的战舰,看上去像是被咬一口的鱼。如果是海洋中,这种的巨大缺口早就导致进水沉没。宇宙中的战舰则具备更优秀的生存能力。出现缺口的位置,内部通道都会被金属闸门封死。
宇宙飞船在设计的初期就沿用了海船的水密舱技术。海水中密闭的舱室能提供稳定的浮力,只要水密舱剩余数量足够,海船即使进入大量海水也不会沉没。
宇宙飞船设计的时候则是将舱室分成很多段,并对这些舱段都设置隔离门。当一个舱室出现空气泄漏的时候,隔离门就会自动关闭锁死,确保相邻舱室能正常运转。
宇宙飞船中的所有设备都是模块化设计,各个系统都是各自单独的构件,上面会有数据入口和数据出口。还会有能源入口和能源出口。具备各种功能的构件会通过这些接口相连。
正常情况下,这些设备都被并联入主线路中,自然有能源调节设备转化成符合要求的稳定能源。如果有构件出现意外,模块化的结构可以让飞船随时更换或者甩掉这些失去功能的设备。
专业的结构和相应的名称都是文明骄傲,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特有的设备和技术。例如幽魂族最常用的叫追踪器。根据战场残骸分析,幽魂族的追踪器是它们专门用来跟踪和寻找飞船的设备。
星巢基地用的就是探测器,探测器具备很多种类,更多的则是能量消耗不同,表现出的探测范围和精度的不同。移民舰队用的则是雷达,原始的雷达用的是电磁波发射和接收,随着科技进步发射的能量也会改变,例如激光雷达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