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但是其他人会结党啊!】
【杨嗣昌又不喜欢和这些结党的官员们交流,官员们又觉得杨嗣昌这个人不切实际,提出的政策都是些对大明有害的,所以最终演变成他跟朝中大部分的官员关系都不好,邵捷春也在此列。】
唐欣欣也是服了气了,明朝的党争问题是怎么都避免不了的,皇帝也不喜欢,参与党争吧,皇帝不喜欢,不参与吧,官员们不拿你当自己人,里外不是人!
{原来是因为这个啊,杨嗣昌的事情倒是听说过!}
{杨嗣昌提出的政策的危害是真的很大,但是也没办法,明末天灾是真的多,地震水灾旱灾的几乎就没停过!}
{马上渴死和饮鸩止渴,杨嗣昌选择了后者。}
{他有想法,但是官员们都不配合!}
{有的官员提出过杨嗣昌的政策的缺陷,有些好一点的官员征三饷都是只征收富户,但是富户也不愿意交啊!}
{这就是变相的加税,明末本来就难过,朝廷加税就是逼着百姓们去死!}
{这其中的弊端,我不相信崇祯和杨嗣昌不知道,不过这个政策面临的种种压力,崇祯也没出来帮忙扛着!}
{所以财政上实在是调不开手的六省总理熊文灿和朱由检,直接选择了招安张献忠。}
{张献忠当时招安的时候,可是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包括了不接受改编和调遣,不然的话后来张献忠怎么还能有实力再次背叛呢!}
{感情张献忠这几年就是在大明休养生息啊,可能还是拿着大明的钱在养自己的军队!}
{纯纯大冤种了不是!}
【我们接着说秦良玉啊,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大明最终还是灭亡了。】
【而李自成最终也还是没能敌过清军的进攻,败于清军之手,清军入关,成为了下一个封建王朝。】
【远在川渝地区的秦良玉听闻这个消息,非常的悲痛,她面向北方,立誓要为大明报仇,重振河山。】
【这个时候的秦良玉已经七十高龄,长年的军旅生涯让她浑身都是伤病,再也无力与清军对抗。】
【这时候的秦良玉虽然没有很多史料记载,但是此时南明建立,南明皇帝隆武帝还为秦良玉进行了加封,封忠贞侯,还赐予了她一方铜印,所以这期间的秦良玉应该与南明有联络,并且暗中做了很多反清复明的事情。】
【秦良玉终究还是老了,川渝地区也尽归清军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