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项非遗正形成“刚柔并济”的协同效应:
? 文旅融合:
在灵寿松滹湾文化广场,游客可体验“玉雕+花馍”一日研学:上午用边角料玉石雕刻迷你花馍挂件,下午学习制作传统花馍,作品可装入定制枣木礼盒带回。
? 数字赋能:
开发“非遗元宇宙”平台,用户通过VR设备观看玉雕师雕刻过程,或用AI生成个性化花馍设计图。2025年春节期间,平台推出“数字花馍”NFT,单件拍卖价最高达2万元。
? 社会治理:
灵寿县将花馍制作纳入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学生需完成“为家人制作感恩花馍”作业;玉雕技艺则成为社区矫正对象的手工疗愈项目,复犯率下降35%。
当玉石的冷峻遇见花馍的温热,当匠人的专注碰撞民间的巧思,这两项非遗正以创新姿态证明:传统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永动的文明引擎。它们不仅是灵寿人的文化基因,更是中华文明的记忆载体,在当代以鲜活形态续写着“石与面的传奇”。
喜欢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