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潦倒,但属实不该迁怒他人,犯下人命官司,更不该诬陷顾侯。”
\n
“顾侯和顾侯夫人好心助人,却反受诬陷,求大人一定要还顾侯一个公道,以免让天下好心人寒心。”
\n
余嫣然虽语调温柔,却言辞诚恳,有礼有节。明兰暗暗赞叹,余嫣然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被曼娘吓得手足无措的小女孩了。
\n
第二个人证,是随着长子外放多年的余阁老。
\n
余阁老德高望重,本不用向包大人下跪,包拯正欲赐座,余阁老却突然跪下,重重向包大人磕了一个头:“包大人,老夫有罪!”
\n
“你有何罪?”包大人问道。
\n
“第一罪,教女无方,嫣然背夫偷汉,珠胎暗结,伤风败俗,有违妇道。”
\n
短短几个字,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余阁老一辈子清正廉洁,名声在外,但一旦承认家族出了个背夫偷汉的孙女,就是全家蒙羞的天大丑事。不仅余家要被戳脊梁骨,顾侯也要被人说三道四。
\n
但是,余阁老不得不承认。按明兰原来的意思,既要洗清谋杀二子的冤屈,又不能承认余嫣红背夫偷汉。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朱曼娘主动承认她心怀恨意,蓄意诬告,杀了人还要污蔑前妻。
\n
但余阁老却认为不妥,因为牵扯的人证太多,一个谎言需要几百个谎言来圆。而包大人洞若观火,明察秋毫,一旦被他发现蛛丝马迹,恐怕前功尽弃,毒杀二子之事就更难说清了。
\n
最好的办法,就是承认事实,顾侯最多是包庇失职之罪,不会重判,而余家的女儿犯的罪,自然要余家来承担。
\n
余阁老在朝中深耕多年,深知弃卒保车之道,余家子孙并不出挑,少不得求顾侯庇佑,只要顾侯不倒,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一旦顾侯倒了,余家在朝中就再无这么大的依靠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